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一位職業高手經常給投資新手講的訓話

下面就是一些投資者常見的智力急速下降的例子,希望讀後不要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1、任何股價的短線波動都能夠影響情緒,在最低點時情緒最壞,最高點時情緒最好

  這種情況是最典型的三無概念(無實戰經驗、無實戰資訊、無實戰心態)投資者的表現,在實戰中關鍵的是把握關鍵的簡單的東西,利用自己可以把握的兩個關鍵點的價差來賺錢,而不是多數時間不可能猜對的短線波動來賺錢,在股票市場中一些大利潤獲得的途中必須經歷一些時間煎熬和反向波動的折磨。如果你的心情不是反映你的穩健分析和股價的波動結合,只能說你是一個連石頭都不如的投資者。

  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證券投資活動中需要調動投資者的一切能量,既需要對大盤進行分析,又要對個股進行分析,還要對風險和操作手段進行分析,同時與新出現的機會進行比較。而許多投資者在投資活動中,只把目光根據自己的心裡希望集中在一點,其他明顯的因素也看不到,特別是只有分析,沒有操作手段,只要股價沒有按照自己分析的那樣波動,立刻就產生懷疑,在一項投資活動時機上還沒有完結的時候,也就是說在一個產品還沒有下線的時候,生產者自己就把電閘給拉了,當然出來的是廢品,還得失去部分成本。

  3、讓失誤的投資失去控制

  由於人性的因素,在投資活動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某些失誤,當失誤出現的時候,你必須要做下面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分析失誤後的風險,因為只有有大風險的操作必然是短線,小風險的事情可以通過時間或者其他方面的努力來扭轉,投資分析中除了機會分析還有風險分析。第二件事情是獲利的關鍵點還存在不,如果存在,並且遠遠大於風險,你可以利用操作手段來糾正,不要輕易結束這次計畫。第三件事情是如果發現機會點已經消失,並且風險較大,應該果斷結束這個項目,否則可能出現較大的失誤。

  4、不切合實際的追求完美

  在證券市場中機會很多,但是容易抓住的明顯機會不多。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還能保持心態穩定,一旦市場出現了他自己沒有抓住的機會的時候,立刻會心態失衡,他會忘記自己一階段的目標,只要在一個時期裡保持一個穩定的收益率就可以了,他會妄想市場出現的一切機會都是為自己準備的,忘了自己是誰,還以為自己是秦始皇呢。在證券市場每階段集中精力抓一隻兔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妄想同時抓幾隻兔子,其結果必然是一隻兔子也抓不到。

 5、只有分析方法沒有操作手段

 投資活動關鍵的是買賣動作和持股動作,還要加上修正動作和助推動作,投資分析只是為這些動作做準備工作的。但是很多投資者只有分析,沒有操作,或者操作只是一個過於簡單的買進行為。要知道,短線時機是不可預測的,這樣你就不要指望在最好的價位和時機全倉把握機會,應該在合理的價位和合理的時間做修正性的分批買進,賣出也一樣。如果你能做到這點,你的分析沒白做,否則一項非常好的分析也獲得不了利潤。

(繼續閱讀...)

一位高手總結的股市十多年的炒股固定規律

炒股的智慧之一:成功的基本要訣

在進入具體的買賣技巧的探討之前,我希望讀者們能明白在炒股這行成功必須有什麼樣的思考方式。炒股的目的是從股市賺錢,但想賺錢並不表示你就能賺到錢。你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賺錢只是結果。因為你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所以你得到了回報。

你首先必須以保本為第一要務,在保本的基礎上再考慮怎樣賺錢。保本不是說保就能保得住的,除非你不涉足股市。只要你把資金投入股市,你就有虧本的可能。股票何時運動正常的概念非常重要,我在這裡特地加了一段,你對股票何時運動正常完全沒有概念的話,你的炒股無非是瞎貓碰死老鼠。學股之路是艱難且漫長的,要想從股票學校畢業,學股人必須有一定的素質。只有具備這些素質,你才可能熬過黑暗的時光。否則,成功只是幻想。你如果還不具備成功的投資者所具有的共性,希望你從今天開始培養。除了毅力之外,沒有別的要求。

保本

炒股是用錢賺錢的行業。一旦你的本金沒有了,你就失業了。無論你明天見到多麼好的機會,手頭沒有本金,你只能乾著急。幾乎所有的行家,他們的炒股的建議便是儘量保住你的本金。而做到保本的辦法只有兩個:一,快速止損;二,別一次下注太多。炒過股票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虧小錢時割點肉容易,虧大錢時割肉就十分困難。這是人性的自然反應。在一項投資上虧太多錢的話,對你的自信心會有極大的打擊。你如果有一定的炒股經歷,必然同時擁有賺錢和虧錢的經驗。賺錢時你有什麼感覺?通常你會在內心指責自己為什麼開始的時候不多買一些,下次碰到「應該會賺大錢」的機會,你自然就會下大注。這是極期危險的。在炒股這一行,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的。如果第一手進貨太多,一旦股票下跌,噩夢就開始了。每天下跌,你希望這是最後一天;有時小小的反彈,你就把它看成大起的前兆;很快這隻股票可能跌得更低,你的心又往下沉。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人性共通,我算是這些經歷的過來人,其痛深切。

具體的做法就是分層下注。你如果預備買1000股某隻股票,第一手別買1000股,先買200股試試,看看股票的運動是否符合你的預想,然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如果不對,盡快止損。如果一切正常,再進400股,結果又理想的話,買足1000股。

由於股票的運動沒有定規,你不入場就不可能賺錢,而入場就有可能虧錢,所以承擔多少風險便成為每位炒手頭痛的事。索羅斯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他對承擔多大風險最感頭痛。解決這個問題並無任何捷徑,只有靠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對風險的承受力,不要超出這個界限。

然而什麼是你對風險的承受力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自己睡的好嗎?如果你對某隻股票擔憂到睡不著,表示你承擔了太大的風險。賣掉一部分股票,直到你覺得自己睡得好為止。
把「保本」這個概念牢牢地記在心裡,你在炒股時每次犯錯,你的體會就會深一層,時間一久,你就知道該怎樣做了。

不斷盈利

讀者或許會嘲笑我起了這樣的題目,炒股如果不是為了盈利,炒股幹什麼?難道吃飽了撐的不成?但你注意到「盈利」二字前是什麼?是「不斷」。在股票市場偶爾賺點錢不難,只要你運氣好就可以了。難的是「不斷」二字。有多少次你聽到朋友說:「我今年不錯,股票大市跌了20%,我只虧10%,我戰勝了股市!」真的嗎?任何專業的炒手,惟一該問的問題應該是我今年掙了多少?有誰聽說過服裝店老闆說自己較隔壁店少虧錢而洋洋得意的嗎?但我常聽到炒股的人居然會為虧錢而自豪!這其實便是炒股艱難的地方。看不見、摸不著的股票使一般人的判斷力走了樣。

要想在股市不斷賺錢,除了知識和經驗之外,就是必須忍耐,等待賺錢的時機。問問一般的股民,他們入市資金有多少買了股票?有多少是現金?你會很驚奇地發現,一般股民幾乎把入市資金全部買了股票。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時,他們都是這樣。這些人有一共同的想法:「我的錢是用來賺錢的」。讀者們若有機會到賭場看看,就明白股民們為什麼會這樣做。賭客們站在賭檯旁,一注都不肯放過,生怕下一手就是自己贏錢的機會。直到輸完才會收手。你要明白一點:股市有時是完全無序的,你根本就不知道股票下一步會怎樣運動。就像你的女朋友生氣時一樣,你不知她在想什麼?不知她要幹什麼?這時最佳的方法就是別惹她。在股票市場,就是別碰這樣的股票。

股票在大多時是有理性,有規律的。雖然每隻股票的個性都不一樣,但大同小異,你需要不斷研究,不斷觀察,等你的經驗積累到一定地步,就知道怎樣順勢而行。等待、忍耐、觀察,只有在股票的運動符合你的入場條件時才入場。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確定你入場的獲勝概率大過50%。在這基礎上,不斷盈利才有可能。當然,千萬別忘了保本。

賺大錢

給讀者一道題:在你面前是兩位炒手的交易記錄。他們去年都翻了一倍,即100% 的回報率。一位是常勝將軍,他的交易全部賺錢,有買必賺,雖然每次賺的都不多,但他的交易記錄密密麻麻的一大疊,積少成多,他賺了100%。另一位似乎運氣不怎麼樣,交易中虧的次數多,賺的次數少。但他虧時虧的錢少,賺時賺的錢多,特別是有只股票賣出價較買入價升了四倍。算總賬他也賺了100%。你怎麼評價這兩位股票炒手?

兩人中的一位是運氣很好的新手,另一位可是資深的專業炒手。你現在大概能夠猜到哪位是哪位了吧?從他們的交易記錄,你體會到什麼了嗎?在現實生活中,專業炒手的記錄幾乎都如上面所描述,他們明白股票買賣不可能每次都正確,那麼在錯誤的時候為何要付大的代價?但在他們正確的時候,他們試圖從中得到最大的利潤。可是新手們很少有這麼好的運氣,他們通常把賺錢的股票首先出手,滿足於賺小錢,結果通常是手頭有一大堆套牢的股票。 想像你手裡有10000元,你告訴自己要分散風險,每隻股票只投1/10,即1000元,一年下來,五升五跌,五隻股票跌了10%,四隻升了10%,另外一隻升了200%。那麼一年下來,這10000元變成12900元,近30%的回報率。其中那隻升了200%的股票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炒過股的朋友,你賺過5元的股票升到15元嗎?這樣的機會多不多?但你抓到過多少?你是不是常常過早離場?使你過早離場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人好小便宜; 二,不夠經驗判斷股票運運是否正常。得到便宜是很愉快的,每次賣掉賺錢的股票你都覺得自己是炒股天才,想上酒店慶賀一番。你總是試圖重複這類愉快的經驗。 所以我們看到新手賺錢時通常只賺小錢。

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知道5元的股票會升到15元,你也決不會提早離場的。問題是你不能確定這便涉及股票運動是否正常的判定問題。在這裡我要強調的是:只要股票運動正常,便必須按兵不動。炒股高手利物莫特別指明,他炒股的秘訣不是他怎樣思考,而是他在買對了的時候能夠安坐不動。這是很難的一件事,你要克服對脫手獲利的衝動。另一點要強調的是:如果你確定股票運動正常,你的勝算很大,這時你應該在這隻股票上適當加大下注的比重。如果你的致勝概率是60%,你下10%的注,但經驗告訴你這次的致勝概率是80%,你就應加註。從10%提高到30%甚至50%,從直覺上你能明白為什麼應這麼做。

炒股的智慧之二:成功投資者所具有的共性

要有成為投資專家的慾望無論做什麼,沒有慾望是不可能成功的。缺少慾望,你會在碰到些小困難時就打退堂鼓。股友們或許會說:「我慾望很強烈,我很想在股市發財。」真是這麼回事嗎?美國在今天有超過3000萬的股民,華爾街曾經對一般的股民做過調查,其結果是驚人的:80%的股民入市並非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炒股是金錢遊戲,一個紳士們玩的遊戲,股民們入市的主要目的是參加這一遊戲。你所有富有的朋友都在炒股,你必須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樣在大家的閒談中你也成為「成功人士」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賭性,股市提供了滿足賭性的場所,它給你日常煩悶的生活提供的調濟。問問你自己,是否也是因這些原因進入股市的?再問一個問題:為了買家裡2000元的那台電視機,你跑了幾家商場比價?找了多少材料?問過多少人?做了多少研究?昨天你花20000元買了那隻股票,你又做了多少研究,找了多少資料?你買股票下的功夫是買電視機的百分之幾?必須指出:慾望必須由努力做基礎,否則只是白日夢,白日夢不是慾望是夢。

必須具備鍥而不捨的精神鍥而不捨是句很容易說,但很難做到的話。記得美國前總統柯立芝有句名言:「這個世界充滿聰明而失意的人,受過良好教育但成日感嘆懷才不遇的人,……他們有個共性,缺少鍥而不捨的精神。「 什麼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它是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再忍下去的毅力!如果誰認為他能在股市一炮打響,一飛衝天,他準是在做白日夢。就算他運氣好,一進場就撈了一筆,這筆錢來得容易,但它只是股市暫時借給他的,他如果不即刻上岸,股市遲早會向他討回去。想從股市不斷賺到錢,你必須有知識,有經驗,你必須成為專家。在我炒股的這麼多年中,經過許許多多的不眠之夜。我的最高記錄是一天虧掉5萬美元。5萬美元對有錢人來說是小數目,但那時這是我全部資產的一半,相當於當時我妻子兩年的工資,而且其中很多是我在餐館端盤子洗碟子賺來的血汗錢!我今天還能感到當時痛苦到麻木的感覺,隨後兩星期連飯都吃不下。最痛苦的不是虧錢的數目,錢虧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有無本事再賺回來!我不斷問自己:這個行業適合我嗎?

我知道大學熬四年能畢業,其它行業也有學徒出師的時候,但股票大學的畢業期何在?像這樣每天工作十小時,不僅今天沒有工資,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報酬的日子到底要熬多久?我有沒有畢業的可能?我是窮人家的孩子,過的是現掙現吃、手停口停的生活,多年省吃儉用的儲蓄一天天地減少,這日子有熬出頭的一天嗎?放棄的念頭始終圍繞著我。就算到餐館做跑堂,一天也總能掙上幾十塊錢。讀者可以想像我當時的絕望。當然,我如果當時真放棄了,讀者也看不到這本書。五年過去了,回首往事,有時自己都為自己的韌性感到驕傲。我要讀者們分享希爾行政管理在他的不朽名著《思考致富》中的一句話:「當財富來到的時候,它將來得如此急,如此快,使人奇怪在那艱難的歲月,這些財富都躲到哪裡去了?」我的生活經驗證明這句話確實無誤。這句話和孟夫子的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餓其體膚,勞其筋骨……」有異曲同工之處。成功來得太容易,它通常不會持久。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地方能讓頭腦發熱的人摔跤,而且你永遠猜不到在什麼地方摔跤。因為成功若來得太容易,人往往不知福,不惜福,忘了自己是誰!黎明之前總是最黑暗的,你能熬過這段時間,你才能看到光明。請記住:成功的秘訣不外乎是「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再忍一忍」。

要有「與股市鬥,其樂無窮」的氣派所有成功的投資者對市場及其運作都有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市場所提供的挑戰,有強烈的慾望要戰勝這一市場。 吸引他們在這一市場搏鬥的不是金錢,不是名譽,不是快速致富。金錢只是他們玩股票遊戲成功後的獎品。對一般人而言,他們進市場的目的是為了賺錢,這一期望使他們在這行成功的概率變得很低。因為這一期望使他們難以維持冷靜的觀察力,他們沒有耐性等待必然的結果。中國的老話叫「豬油蒙了心」。利物莫曾指出: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須如一位成功的商人,正確地預見未來的需求,適時進貨,耐心地等待盈利的時刻。

要甘於做孤獨者 幾乎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孤獨者。他們必須是孤獨者!因為他們常要做和大眾不同的事。無論是低買高賣還是高買更高賣,他們都必須維持獨立的思維,為了與眾不同所以作和大眾相反的事是極其危險的。他們必須有合理的解釋為何大眾可能不對,同時預見採用相反思維所將引致的後果。這給他們與眾不同時所需的信心。從孩提時代,我們就深知合群從眾的重要性。胡思亂想,奇怪的主意,使你失去朋友,受到嘲弄。長期以來我們已習慣於「集體思維」。但炒股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如果股市大多數人都看好某股票,他們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場,還有誰來買股使股市繼續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數股民不看好股市,他們都已經脫手出場,那麼股市的繼續下跌區間也已不大。你如果隨大流,則你將常常在高點入市,低點出市,你將成為失敗者。當然,何為大多數股民看好大市或大多數股民不看好大市是很難計量的,你主要通過研究「股市」來得到答案。這裡強調的是思維的方式。你從小學習的那些討人喜歡的性格,如聽話、合群、不標新立異等等都成為炒股成功的障礙。必須具有耐心和自制力 耐心和自制力都是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困難的事情。

炒股是極期枯燥無味的工作。讀者會嘲笑我的說法,說:「我炒過股,我覺得極其刺激好玩。」這是因為你把炒股當成消遣,沒有將它當成嚴肅的工作。我是圍棋愛好者,我覺得圍棋很好玩。但問問那些下棋為生的人,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成日盯譜是多麼的枯燥單調。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每天收集資料,判斷行情,將其和自己的經驗參照定好炒股計劃,偶爾做做或許是興奮有趣的事,但經年累月地重複同樣的工作就是「苦工」。你不把「苦工」當成習慣,你在這行成功的機會就不大。 因為炒股是如此的單調乏味,新手們就喜歡不顧外在條件地在股市跳進跳出尋刺激。在算帳的時候,你自然明白尋找這一刺激的代價是多麼高昂。你必須培養自己的耐心和自制力,否則想在這行成功是很難的。看過獅子是怎樣

捕獵的嗎?它耐心地等待獵物,只有在時機及取勝機會都適合的時候,它才從草叢中跳出來。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樣的特點,他決不為炒股而炒股,他等待合適的時機,然後採取行動。 等待時機也如種植花草。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播種的時候,無論你多麼喜歡花,在冬天把種子播入土的結果將是什麼是很清楚的。你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在正確的時間和環境做正確的事才有可能得到預想的效果。不幸的是,對業餘炒手而言,往往不是沒有耐心,也不是不知道危險,他們也知道春天是播種的時機,但問題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判定何時是春天!這需要漫長且艱難的學習過程,除了熬之外,沒有其它的辦法。當你經歷了足夠的升和跌,你的資金隨升跌起伏,你的希望和恐懼隨升跌而擺動,逐漸地,你的靈感就培養起來了。

必須有一套適合自己的炒股模式 炒股高手只有在股票的外在條件(包括基礎分析、技術分析及股票大勢)符合自己的作戰計劃時才採取行動。俗話說條條道路通羅馬,這裡的「羅馬」就是累積財富,成為股票遊戲的勝利者,而「道路」就是你自己的方法。什麼道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條道路必須符合你的個性,你走起來輕鬆愉快,你有信心能走遠路。在這基礎上你才會對自己的方法有信心,最終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以取得最高效率。必須具有超前的想像力及對未來的判斷 這並不是說優秀的投資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備的第六感,而是他們有能力自繁雜的信息中理出頭緒。大多數人注重於今天發生的一切並假設今天發生的一切會不斷延續,但優秀的投資者會看得更遠一步,預想在什麼情況下今天的情形會停滯甚或產生逆轉。他們並不較一般人聰明,但他們獨立思考,不拘泥於成見。當他們看到改變的苗頭,立即採取行動,絕不拖泥帶水。

成功的投資者絕不幻想 一旦你把資金投入某隻股票,按原來的預想,這隻股票的運動不對,你會怎麼辦?一般人常常想像出各種理由把這一不正常的運動「合理化」。這種為避免割肉痛苦的合理化假設是極其致命的,這也是許多有一定經驗的炒手最終不得不舉手投降的主要原因。一位成功的投資者決不讓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話程度也很小。無論割肉認錯是多麼痛苦,他們決不遲疑。他們明白,讓這樣的情況延續只會帶來更大的痛苦和損失。業餘炒手很少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我今天手邊有錢,還會買這隻股票嗎?」就是問了,也會找成堆的理由來安慰自己:「隔壁老王說這隻股票的下跌只是暫時的」,「賣出股票要手續費」等等。一句話,業餘炒手想方設法不去止損。

要有應用知識的毅力怎樣才能減肥?答案其實只有四個字:少吃多動。減肥的知識是如此簡單,減肥應是輕而易舉的事嗎?事實正好相反。美國有個統計,一百人參加減肥訓練,只有十二人降低了體重,其中只有兩人將體重降低持續一年以上,即2%的成功率。減肥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學習減肥多少困難,而是因為大多數人缺少每天應用這些知識的毅力。

你很想吃一塊蛋糕,但你知道這一塊蛋糕下肚子,鍛鍊一天的效果就泡湯了,你忍得住嗎?你定好計劃,每天吃什麼,鍛鍊多久,你堅持了多久?炒股也是一樣,任何對炒股有一定認識的人,都明白炒股所需的具體知識少的可憐。股票只有兩條路可走,不是上就是下,影響股票升落的因素就是這麼多,真正重要的因素列出來佔不滿你的手指,甚至不識字的也可以在股市露一手。股票的引誘力也人所共知,你如果做的好,前景大大的光明。這樣的行業,成功率甚至低過減肥!為什麼?因為人們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該做的事情!人們都知道誠實是取信於人的不二法門,有多少人做到了?我欣賞王安先生的話:「我可能沒有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訴你,但告訴你的,全部是真的。」我們都知道「貪」是受騙的根源,有多少人做到了「不貪」?報紙上天天講的騙人和被騙的故事都是怎麼發生的?我們都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大家都想成功,有多少人做到了「努力」?或許有人認為每天工作八小時就已很「努力」了,未免太簡單了些。我們都知道應該「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有多少人做到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這些都是不難做到的事,需要的不過在行動上應用,但大多數人都失敗了。一位成功的投資者,他應十分留意怎樣將他的知識應用在炒股中,他不會為應用這些知識的枯燥而忽略細節。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知識通常並不困難,困難在於用毅力應用這些知識。在炒股問題上,我是堅信「知易行難」之說的。

炒股的智慧之三:華爾街的家訓

炒股是老行業。在華爾街,一百年前流行的是火車股、鋼鐵股,接著流行收音機股、電視機股,今天流行的是電腦股、網絡股。每種股票的興起都代表了新的行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在這千變萬化的股市歷史萬象中,惟一不變的是股票的運動規律。和百年前甚至更早時期的先輩一樣,現代人有著同樣的貪婪、恐懼和希望,一樣在虧損時不肯割肉,一樣滿足於小利而在股票的牛市中途退席。當年的股市充滿小道消息,今天的股市還是充滿小道消息;當年有公司做假賬,今天也有公司做假帳。幾百年來,炒股行的先輩們用他們的經驗寫下了一條條的家訓--想在這行生存和成功所必須遵循的原則。這些原則,一百年前適用,今天適用,一百年後一樣適用,因為人性不會改變。華爾街一代新人換舊人,每人都希望他的存在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各種各樣的格言警句如恆河沙數。令我驚奇的是,華爾街在近半個世紀已沒有出現新的「家訓」。有人出了些新的規則,仔細讀之,只不過用新文字把老的家訓重述而已,換湯不換藥。

第一節 華爾街的家訓

要把所有的華爾街家訓都寫出來起碼要有兩百頁的篇幅,其中大部分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我在這裡將實踐中證明最為重要的規矩整理出來。這些規矩已由我的實際操作證明可以遵循且行為有效,希望讀者們能牢牢記住它們。

止損,止損,止損!

我不知道該怎樣強調這兩字的重要,我也不知還能怎麼解釋這兩個字,這是炒股行的最高行為準則。你如果覺得自己實在沒法以比進價更低的價錢賣出手中的股票,那就趕快退出這行吧!你在這行沒有任何生存的機會。最後割一次肉,痛一次,你還能剩幾塊錢替兒子買奶粉。

分散風險

做這行需要有賭性,但不能做賭徒。如果你在這行玩刺激,手手下大注,夢想快快發財,那你遲早翻船說再見,而且速度會較你想像快得多。你有十次好運,第十一次好運不見得會落在你頭上。記住:你只能承擔計算過的風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把手頭的資本分成五至十份,在你認為至少有1:3的風險報酬比率時把其中的一份入市,同時牢記止損的最高生存原則,長期下來,不賺錢都難。新手的錯誤是太急著賺錢,手手都要豪賭,恨不得明天就成為億萬富翁。中國「財不入急門」的古訓,在這行真可以說是字字璣珠。
避免買太多股票

問問自己能記住幾個電話號碼?普通人是100個,你呢?手頭股票太多時,產生的結果就是注意力分散,失去對單獨股票的感覺。我一直強調,你必須隨時具備股票運動是否正常的感覺,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控制進出場的時機。買一大堆類別不同的股票,恨不得掛牌的股票每隻都買一些,是新手的典型錯誤,因為注意力將因此分散。將注意力集中在三至五隻最有潛力的股票,隨著經驗的增加,逐漸將留意的股票增加到十至十五隻。我自己的極限是二十隻股票。讀者可以試試自己的極限何在?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超出自己的極限。

有疑問的時候,離場!

這是條很容易明白但很不容易做到的規則。很多時候,你根本就對股票的走勢失去感覺,你不知它要往上爬還是朝下跌,你也搞不清它處在升勢還是跌勢。此時,你的最佳選擇就是離場!離場不是說不炒股了,而是別碰這隻股票。如果手頭有這隻股票,賣掉!手頭沒有,別買!我們已經明瞭久賭能贏的技巧在於每次下注,你的獲勝概率必須超過50%,只要你手頭還擁有沒有感覺的股票,表示你還未將賭注從賭檯撤回來。當你不知這隻股票的走勢,你的贏面只剩下50%。專業賭徒決不會在這時把賭注留在檯面上。別讓「專業賭徒」四字嚇壞你,每個生意人其實都是專業賭徒。你在學習成為炒股專家,對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這時出現另一問題。炒過股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我擁有某隻股票的時候,我對它的感覺特別敏銳,股市每天算賬,它讓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果手中沒擁有這隻股票,我對它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我自己有同樣的問題,我的處理方式就是只留下一點股票,如100股。如果虧了,我就將它當成買藥的錢,權當我買了貼讓注意力集中的藥。

忘掉你的入場價

坦白地講,沒有三五年的功力,交過厚厚的一大疊學費,要你忘掉進價是做不到的,但你必須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今天你手中擁有的股票,按你的經驗,明天都應該會升。如果經驗告訴你這隻股票的運動不對了,明天可能會跌,那你把它留在手中幹什麼?這和你在什麼價位進價有什麼關係?之所以難以忘掉進價,這和人性中喜賺小便宜,決不願吃小虧的天性有關。如果這隻股票的價位已較你的進價為高,你脫手會很容易,因為你已賺了便宜。若低的話,你須面對「吃虧」的選擇!普通人會找一百個「理由」再懶一會兒。朋友,「再懶一會」的價錢很高的。人很難改變自己的人性,那就試著忘掉進價吧!這樣你就能專注於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別頻繁交易

我開始專職炒股的時候,每天不買或賣上一次就覺得自己沒完成當天的工作。我以炒股為生,不炒不就是沒事幹?這可是我的工作啊!結果我為此付出了巨額的學費。當經驗累積到一定地步,你就會明白股市不是每天都有盈利機會的。你覺得不買不賣就沒事幹,缺少刺激,代價是每次出入場的手續費。除了手續費之外,每天買賣都帶給你情緒的波動,沖散了冷靜觀察股市的注意力。可以這麼說,在你留意跟蹤的股票中,每天都有70%勝算的交易機會是騙人的。頻繁交易常常是因為枯燥無聊。頻繁交易不僅損失手續費,同時使交易的質量降低。

不要向下攤平

犯了錯,不是老老實實地認錯,重新開始,抱著僥倖心理,向下攤平,把平均進價降低,希望股票小有反彈就能挽回損失,甚至賺錢。這是常人的想法和做法,在這行則是破產的捷徑。英國的巴林銀行就這樣全了。上海石化在美國掛牌上市,1997年最高曾達到每股45美元。從45跌到35,很低了吧?是不是再補上 2000股?再跌到25美元,你準備怎麼辦?還往不往下攤?結果上海石化一路跌到每股10美元。作為股票投資人,這樣的好戲只要上演一出,你就全部被套牢,等它升回45美元?或許有可能,但這是兩年後還是二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則誰也說不清!如果永遠不回去呢?這樣被燙一次,你將不再有膽量繼續炒股。假如幸運地市場給你一個解套的機會,你會馬上套現把錢放在米缸裡,還是天天摸到錢放心。再見了,又一位交了學費畢不了業的學股人。不要向下攤也可用另一種說法:第一次入場後,紙面上沒有利潤的話不要加碼。紙面有利潤了,表示你第一次入場的判斷正確,那麼可以擴大戰果,適當加註,否則你第一次入場的判斷正確,那麼可以擴大戰果,適當加註,否則即刻止損離場,另尋機會。讀者請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為什麼,道理其實很簡單。也許有人不服氣,我已有十次向下攤平都攤對了,它確是解套良方。我真要羨慕你,你的運氣比我好多了。但你還未告訴我你第十一次、第十五次的結果!你敢保證它們不會是王安電腦(王安電腦曾是美國第二大電腦公司,現已破產)?對炒股老手來講,可以有很多例外。其中之一就是股票在升勢時,任何點都是好的入場點,碰巧你一入場,股票開始正常下調,在下調結束回頭的時候,你可以考慮再進點股,就算進價較你第一次進價為低也沒有關係。這樣做的思想基礎不是為瞭解套,而是你「知道」股票的升勢還在繼續。

只有將炒股武藝煉到「無招」地步的炒手才可以考慮這麼做,沒有三五年的經驗莫談。新手們謹請記住:不要向下攤平!

別讓利潤變成虧損

這條規矩的意思是這樣的:你10元一股進了1000股,現股票升到12元了,在紙面上,你已有2000元的利潤。這時要定好止損價,價格應在10元之上,比如說不10.5元或11元,不要再讓股票跌回9元才止損。你如果炒過股,就會明白當股票從10元升到12元,卻讓它跌回9元,最後割肉止損,其感覺是多麼令人懊惱。你會覺得自己太愚蠢了!任何時候你如果有自己蠢的感覺,你一定做錯了什麼!把止損點定在11元,賣掉時算算還賺到錢,這和在9元時不得不割肉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這還牽涉到炒股的第一要務:保本!在任何情況下,儘量保住你的本金。有些讀者會問:股價是12元,把止損點定在11.9元,這樣不就能保證賺得更多,數錢時更開心嗎?說得是不錯,但實際上不能這麼做。股票波動一毛錢的時間有時不用兩分鍾,一旦你出場了,股票可能一路衝到15元,你就失去賺大錢的機會了。把止損點定在10.5元或11元,你給股票10%左右的喘息空間,一隻正常上升的股票,不會輕易跌10%的。

跟著股市走,別跟朋友走!

這條規矩的簡單解釋就是:別跟朋友買或賣,要按市場情況來買賣。我在交易大廳常常聽到:「你今天進了什麼股票?我想跟你進點」。每次聽完我都覺得好笑,因為它總讓我想起三個瞎子在前探路,隨後一列跟著兩位瞎子,三人排成一列。第一位瞎子就不管了,反正大家都看不見。而三位眼睛好的行人往往是排成一行走,你走你的,我走我的,還方便聊天,碰到石頭水溝時大家各自知道怎麼避開。他們也有一列走的時候,那時他們走的路一定是最通暢的。 一位真正懂炒股的人通常不願別人跟著買,因為你可以跟我買,但我要賣的時候你不知道,結果可能害了你。如果賣股票時還要記著通知你,心理負擔多大。虧的話怎麼辦?朋友,下點功夫,研究股票的過動規律,學著選擇買點和賣點。想跟朋友買賣不要緊,掂掂他是什麼材料。喜歡你跟著的通常本身是瞎子,瞎子喜歡帶路。

該賣股票的時候,要當機立斷,千萬別遲疑!

我在1994年11月2日的炒股日記上有這樣一句話:xinc(股票交易符號),股數2千,進價17.25,升到23.50,沒有在21.50賣出,今跌到16.25,蠢啊蠢!!!痛啊痛!!!這是四年前的記錄,我已記不清當時的具體情況,從上面的幾句話,我知道自己新加坡將賣點定在21.50,當股票以 23.50跌到21.50的時候,不知什麼鬼原因使我遲疑,沒有即時採取行動。在11月2日的時候,股票跌到16.25。我原保證8000美元的利潤,現倒虧2000美元。我痛呼蠢啊蠢。股票波動從來花樣百出,它在跌的時候,總會不時給你個小反彈,給你一線希望,讓你覺得跌勢已開始轉頭。股票重新下跌,你原來的希望破滅,準備割肉放棄時,它又來個小反彈,重新把你拴住。開始小小的損失,經過幾個這樣的來回,變成了大損失。這就是已學會「止損」的股友還會虧大錢的原因。止損的概念不要只體現在你的本金上,也要包括利在內。10元買進1000股,花了10000元的本,升到15,你手頭就有15000元了。別把5000元僅當成紙面利潤,不信的話就把股票賣掉,存入銀行,看看多出的5000元是真錢還是假錢。定好了出場價,當股票跌到這點時,不要幻想,不要期待,不要講理由,即刻賣掉再說。別將「股價很低了」當成買的理由,也別將「股價很高了」當成賣的理由!我今天手裡還有只股票,交易符號是ihni,公司開養老院。五年前它從15美元跌到5美元,我覺得股價很低了,花了5000美元進了1000股。現在的牌價是0.25美元。我的5000美元只剩下250美元。這隻股票我一直沒有止損,當年是「不肯」,今天我用它來提醒自己:「你永遠不知股票會跌到多低!」因為人是很健忘的。我發覺新手們特別喜歡買低價股,來請教我某隻股票是否可買的朋友,他們選的股票大多是低價股。這低價是指股票從高價跌下來,如40美元跌到20美元。這樣的想法或許是源自日常生活,衣服從40美元降價到20美元,那一定是便宜了。把這樣的習慣引伸到股票,自然而然地找「減價股票」。很不幸,你用選衣服的方法選股票,在這行就死定了。股票從40美元跌到20美元,通常都有它的內在原因,你用什麼斷定它不會繼續往下跌呢?英文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別試著去接往下
掉的刀子,它會把你的手扎得血淋淋的!所謂炒手,最重要的是跟勢,股票從40美元跌到20美元,明顯是跌勢,你不能逆勢而行。當然要是股票從40美元跌到10美元,現在又從10美元升到20美元,那就是兩碼事了。一位新手在發現他買進的股票升了時,會很興奮,也惴惴不安,生怕市場把好不容易借給的利潤又收回去。成日腦海裡盤旋的就是「股票是不是升到頂了」,「還是別貪了,快快賣吧」。這裡要提醒讀者的就是:別將「股價很高了」當成賣的理由,你永遠不知股票會升多高。只要股票的升勢正常,別離開這隻股票。

記住前面提到過的華爾街格言: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

定好計劃,按既定方針辦

入股時,認清你的風險和回報各是什麼。若市場未按你預定的軌道運行時怎樣應變?最好寫下應變的策略。特別對新手而言,入市幾天後,自己都記不起入股時是怎樣想的。如果你的止損是10%,10元進貨,升到15元,止損點就定在13.50元,沒什麼價錢好講的,股票跌到13.50元就說再見。如果你的原計劃是 10元入股,15元賣出獲利,那麼股票升到15元時就堅決賣出,不要猶豫,雖然我強調在這行最好不要預定獲利點,但你如果有這樣的計劃,就照做。股票行的方法實際上沒有什麼對或錯,關鍵是你需要找到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力的方法,且堅決按照這個方法去做。隨著經驗的增加,你會不斷改變自己的方法,這就如螺旋一樣,轉了一圈,你似乎還在原位,但其實你已經高了一層。方法可以修改,也必須隨著經驗的積累而修改,重要的是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有個方法且用它來指導你的行動。新手們最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缺少計劃。覺得這隻股票跌了很低了或某人說這隻股票好就買進。買進後怎麼跟蹤就茫無頭緒了。什麼情況下止損,什麼情況下獲利,一問三不知。你若也是其中一員,趕快學著定好自己的計劃。股票學校的學費是很貴的。

市場從來不會錯,你自己的想法常常是錯的

多少次,你拍著腦瓜子叫:「見鬼,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這隻股票都沒有理由會跌的,它很快就會反彈。」我朋友來問股票,都會一條條列出他們的分析,最後認定這隻股票升到頂了,那隻股票跌到底了。我無法證明其對錯,通常我只建議你若想買那就買吧,但若股票又跌了10%,即刻脫手。如果你想賣,那就賣吧,反正不賣你也睡不著。華爾街很多著名的專家,在這條上都翻了觔斗。人一旦出了點名,名聲就重於一切,他們認為股票要升,不升怎麼辦?結論自然是市場錯了,市場還未體驗到這隻股票的價值。結果是專家們一個個從寶座上跌下來。這樣的故事非常之多。越聰明的人,越容易自以為是。他們在生活中的決定通常正確的居多,有些是開始不對勁,但最終證明他們正確。但在股票行,或許最終他們確實是正確的,但在市場證明之前,他們可以早已剃光頭回家了。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有虛榮心,按市場給你的信息來決定行動計劃,一有不對即刻認錯,這才是股市的長存之道。

炒股的智慧之四:炒股成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訓練

在掌握了一定的股票基本知識和炒股經驗之後,要想在股票行長期生存,炒股者最不應該忽視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建設。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懼、貪婪、希望影響著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使我們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應該做的事。要完全克服人性中的弱點是很困難的,但我們首先必須知道這些弱點是什麼及什麼是正確的做法。
炒股成功的心理障礙

成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資人,你必須做到下述三點:
第一, 獲得炒股的基本知識;
第二, 制定切實可行的炒股計劃;
第三, 第三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實行。

到現在為止,你已具備足夠的基本知識來判斷股票的走勢和股市大市,知道應該怎麼選股,怎麼決定買入點和賣出點。你已經有足夠的知識架構來制定作戰計劃。

股票的基本知識是死的,學會它相對容易,制定作戰計劃也並不困難。困難在於怎樣從心理上自然地執行這些計劃及在必要的時候修改這些計劃。業餘和專業炒手的區別就劃分在這裡。怎樣規劃作戰方案,決定於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也決定於你預計的持股時間。你如果決定入股後就二十年不動,那有一套做法,你可以只選五隻股票,每隻股票投入你資本的20%,其後就不再看它。二十年是很長的時間,五隻股票只可以有一隻翻了十倍,兩隻破產沒有了,兩隻不動,但如果這就是你的計劃,照做。對一般中短期的炒手而言,如果你覺得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力大,可以把雞蛋放入兩三個籃子裡,且給較大的止損程度,如25%。如果自己覺得對風險承受力小,可以選五至十隻股票來分散風險,把止損點定在10%或更小。這類選擇因人而異,也沒有哪種對哪種錯的講法。重要的是你覺得舒服,覺得你自己控制著情況。有些人可能喜歡將所有的資金只投資一隻股票,這也沒有問題,但如果因此緊張得睡不著覺,則這方式便不對。現在我們談談為什麼一般人總是不能嚴格執行原定的計劃。如果我們對自己和對市場都有完美的瞭解,要做到第三點即嚴格按照計劃其實也很容易。問題是我們通常並不完全瞭解自己,也不完全瞭解市場,我們只能「盡力而為」。這就使得我們總是會想辦法,找藉口來不按這些規則辦。因為嚴格執行這些規則常常刺激我們最軟弱的部位--「自我」。它包括對虧錢的恐懼,對認錯的抗拒,對不勞而獲的期望,一夕致富的夢想。炒股是人類這種動物爭奪生存資源的鬥爭,一切人性都變成赤裸裸的。先談談人的情感。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情感是心理上對外部條件對自身的受益或損害的反應。這基於我們在生活中的實踐,基於我們的價值觀念。

恐懼

我們有恐懼,就如同孩童害怕受到火的傷害,恐懼使孩童不敢再去玩火。這就是對身體傷害的恐懼。我們害怕戰爭,因為戰爭摧毀生命和財產。我們從小教導小孩要「聽大人話」,「聽話」逐漸成為價值觀念的一部分,我們認為這是「正確」的價值觀。待我們長大後,自己成了大人,我們自然地將「聽大人話」升格成「聽領導的話」,「聽專家的話」,「聽權威的話」。小時「不聽話」時所受的責罰使我們恐懼日後不聽「上一級」的話會導致的後果。

我們恐懼虧錢,小時我們用金錢交換糖果,交換衣服,我們知道失去金錢就失去交換這些令人愉快物質的媒介。所以我們在股市也不願虧錢,恐懼使我們不能止損。恐懼是有傳染性的。聽到戰爭的時候,人人都充滿恐懼,雖然遠離戰場的普通百姓,受到身體傷害的可能性其實很小,但因大家都恐懼,所以我們也恐懼。在股市上,熊市來了,股民們開始恐懼,我們也隨其他股民的恐懼而恐懼。事實是當普通股民感到恐懼的時候,熊市通常已接近尾聲。但我們絕沒有膽量在這個時候逆大眾心理而動,恐懼使我們在應該進場的時候反而出場了。恐懼有很強的記憶能力。你如果在股市經歷了一個可怕的虧損,你將恐懼同樣的經歷會重新出現。在下次投資的時候,你的判斷力就會受到這個經歷的影響,任何可能有麻煩的跡象,無論這跡像是多麼小,多麼的基於想像,你都將作出離場的決定,以避免再次受到傷害。這就是炒手們常常過早離場的原因。應該獲利五萬元的機會,你可能只得到五千。上次你有了賺錢股票以虧錢收場的慘痛經歷,你這次要避免同樣的傷痛,什麼走勢、大市、分析等等你都顧不得了。一般的人同樣恐懼不隨大流。我們這代人都經歷了「文革」,回頭想想,可能覺得自己當年很愚蠢。但身在其中,當時有多少人懷疑批判劉鄧的正確性?股市出了熱門股,人人都在追捧,你有能力抵抗誘惑嗎?你對「未隨大流」的恐懼和失去「賺大錢」機會的貪婪常使你在股票的最高點入股。

貪婪

貪婪是情緒反應的另一極端,它在股市上的表現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很多的錢。錢哪裡有夠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聽說過有人嫌工資太高、福利太好的嗎?無論得到什麼,得到多少,你總會編出理由來證明你應該得到更多。這一方面出自人這種動物對爭奪生存資源的自然反應,另一方面源自對自己的無知,對外界的無知,所謂缺乏自知之明。在股票投資上,這種情緒是極其有害的。首先,它會使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不管股市的具體環境,你無法讓錢閒著,你勉強入市。不錯,資金不入市不可能賺錢,但貪婪使你忘記了入市的資金也可能虧掉。不顧外在條件,不停地在股市跳進跳出是還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股市新手的典型表現之一。貪婪也使你忘記了分散風險。「老子這注搏大的!」肚子里美滋滋地想像著如果這隻股票翻兩倍的話你能賺多少錢,忽略了股票跌的話怎麼辦?新手的另外一個典型表現是在加股的選擇上。你買了300股10元的股票,如果升到15元,你開始在肚子裡嘀咕:如果當時我買1000股該多好!同時你開始想像股票會升到20元,你即刻多買3000股,把你的絕大部分本金都投入到這隻股票上。假設這時股票跌了1元,你一下子從原先的1500元利潤變成倒虧1800元。這時你失去思考能力,希望開始取代貪婪,你希望這是暫時的反調,它很快就會回到上升之途,直升至20元。你可能看到虧損一天天地加大,你每天都睡不好。我不是說加股就是不對的,我是說情緒性地加股是不對的,特別在貪婪控制你的情緒之時。你是否被貪婪控制,自己最知道。我是過來人,我知道那個感覺的味道。不要編故事來掩飾自己的貪婪。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原先的計劃就是先用300股來試市場,你很清楚何時加股,應加多少,情況不對的時候何時退場,你將不會有焦慮失眠等問題。因為部分勝利而引發貪婪,情緒化地用貪婪引導行動,它將引致災難。

希望

股票不斷爬升,你終於等不及了,你進場了,希望股票會繼續升。不幸的是,一旦你進場,股票開始下跌,你的賬面損失一天天在增加。自然地,你希望股價能回升到你入市的價格,讓你全身而退。這種希望是阻止你進行理性思考的障礙之一。

一旦懷抱「希望」,你每天都在尋找對你有利的信息,忽略對你不利的信息。就如同一般人對錶揚常記於心,把批評當耳邊風一樣。你每天都在希望股票做對你有利的運動,而不是客觀地判斷市場。

希望可以定義成「對某種事物的期待」。成功的投資必須基於對今天和未來所發生的事件對股價的可能影響做理性判斷,「希望」在這個判斷過程中不應佔有任何地位。股票的運動決不以你的希望為轉移,它會走自己的路。別忘了你買的股票都是其他人賣給你的。你有一定的期望,至少有相同的人持有相反的期望。沒有理由認為股市對你特別偏愛。每次進的股票開始虧錢,你必須很嚴肅地問自己:我原先買這隻股票的理由對嗎?再進一步問自己:如果我今天沒有這隻股票,手上有餘錢,我還會買這隻股票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沒有賣出的必要;如果是,那麼你在用希望取代理性判斷,趕快賣股走人。這樣做有兩個明顯的結果:一是防止小的虧損慢慢累進成致命的大虧;二是你失掉了包袱,容易開始新的市場觀察,尋找下一個機會。

以上我們討論了三個影響我們做決定的三個心理因素,是不是就完全了呢?當然不是!人的情緒是千變萬化的。我不是研究心理學的,更深一步的研究我們留給心理學家。但我可以這麼說:這三個心理因素影響炒股犯錯的99%以上。瞭解了這些心理因素,我們就有了借鑑的根據,為什麼我們定好的計劃,在執行中總是會出偏差?為什麼我們會犯那些事後回想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的錯誤?這些錯誤如果嚴格執行原定計劃的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摔了跤,我們首先要明白為什麼摔跤?是踏到香蕉皮還是踩到西瓜皮?其後我們才知道該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再摔同樣的跤。

心理訓練

可以說,這本書所講的一切規則都是要幫助你克服這些影響炒股成功的心理障礙。你如果將自己訓練到完全克服這些心理障礙了,你就根本不再需要這些規則,它們應自然地、隨心所欲地發自內心。此時,你便從有招的業餘選手進步到無招的炒股高手。但這條路是艱苦漫長的,你不僅需要戰勝自然--學習炒股的知識,你還要戰勝自己--克服根深蒂固的恐懼、希望和貪婪這些先天性的心理障礙,並逐漸養成正確的心態。

什麼是正確的心態?

要成為炒股專家,真正直接有用的專業知識並不多,它比成為一位普通工程師的要求少多了。但要真正地應用這些知識,卻是嚴酷的挑戰。因為這些知識並沒有嚴格的對錯之分,其對錯因人而異。人作為有智慧的動物,它的特性之一就是學習的能力。無論是炒股知識還是怎樣應用這些知識,都是可以學習的。對易者,它們很容易,對難者,它們很難。你需要具備一定的素質,要有正確的心態。這些素質和心態是一般人或多或少都具備的,但具備並不夠,要完美。具備只能讓你有時賺到錢,只有完美了,你才會有信心不斷賺到錢。這些正確的心態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

1、 你要相信自己

自信是在任何行業成功的首要條件。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在困難面前你會馬上打退堂鼓。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學習所需的技能且在實踐上獲得成果。

2、 誠實地面對自己,評價自己

無知的狂妄自大是做人失敗的主要原因,失敗的投資者大多認為股市欠他們什麼!他們太相信自己的判斷,事實和想像往往有段距離。

3、 獨立的判斷能力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大家都追捧熱門股,你也追捧熱門股。要用自己的經驗和直覺評價一下熱門股後面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當面對不同意見的時候,靜心地思考一下對方的理由。

4、 自我督促

這行業也是多勞多得的行業,但多勞多得是長期而言,短期來說,你的努力不見得能得到和努力相匹配的結果。當成果和努力不直接掛鉤的時候,一般人總是會鬆懈下來,這是要不得的。要想在任何行業成為專家,你都必須鍥而不捨地努力。

5、 改變的能力

股票的特性在於它沒有恆定的運動規律。你定好炒股計劃後,必須隨時觀察你的計劃的實施效果及這個計劃是否符合你本身的風險承受力。必要時,修改你的計劃。比如你原先決定只買兩隻最有潛力的股票,但你發現資本太過集中,晚上睡不好,這時佻就必須攤開風險,買四隻或五隻股票,直到晚上睡得好為止。

6、 熱愛你選擇的行業

你如果把炒股當成成名致富的捷徑,你就犯了極大的錯誤。你必須熱愛炒股所提供的挑戰,享受你的第一個進步,在工作中得到樂趣。金錢僅僅是副產品。否則,你會失望的。

以上六點是針對炒股寫的。其實,想在任何行業成為專家,你都必須具備類似的素質,你養豬種菜也不例外。否則你就是庸庸碌碌混日子。在炒股這行,由於金融市場的快速多變,對這些素質的要求便顯得特別突出。沒有自信,你對犯錯的恐懼遲早將使你失去思考和做決定的能力。不使獨立的判斷力,隨大流人云亦云,你遲早會發現自己是股票投資的失敗者。不誠實地面對自己,你的決定將基於希望而不是事實。最後,你如果不是熱愛這個行業,只是追求金錢,你很快就是發現炒股是多麼的單調無趣,錢來得也遠不如你想像的容易。你很快就會舉手投降。

怎樣養成正確的心態?

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須具有正確的心態。你已明白必須建立規則,按照規則執行你的炒股計劃。你知道必須相信自己,要獨立思考,要自我督促,這些都是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東西,要強迫自己去做的東西。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重複,直到這些要求成為你的自然反應,成為你的直覺,你才有了正確的心態,這時你才真正學會了炒股。
你必須學習體會按規則行動是愉快的,不按規則行動是痛苦的。剛學止損的時候,虧錢總是痛苦的,不然何為割肉?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經歷了小損成為大損的過程,其間的焦慮、懷疑、失眠,一次又一次,你就逐漸形成快速止損的心態。開始時定下的止損規則顯得難以執行,慢慢地成為下意識的行動,一旦股票運動不對,不採取行動就寢食難安。這個過程,就是你學股的成長過程。炒股需要很多和人性逆向而行的心態,這種心態首先你必須明白它!比如不願止損、喜歡不顧外在條件在股市跳進跳出、好獲小利等等。明白了問題之所在以後,你必須下意識地訓練自己不犯這些錯誤。就算犯了,告誡自己下次別犯同樣的錯誤。為做到這些,你要觀察,要反省。觀察市場,用你的知識及經驗判斷市場的行動及發展,做到這點的基礎當然是你必須有一定的市場知識和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地,你會「感覺」到市場下一步的「方向」何在。潛意識中,你會聽到一個聲音:「現在是買進的時候」,或者是「現在是賣出的時候」。這時你開始將這個聲音和你的規則相比較。你若想買進某隻股票,你開始問:這隻股票處在升勢嗎?這家公司有沒有新產品?股票的大市是牛市還是熊市?這隻股票的價格變化和交易量的互動是否正常?你問自己內心中「買」的聲音是源自「自以為是」還是客觀的判斷?每次犯錯,好好地分析自己為什麼犯錯,違反了什麼規則?人犯了錯,自然的情緒就是尋找替罪羊:如股票大戶操縱、報紙登假新聞、公司做假賬等等。這些其實在股票的運動和交易量上都有跡可循。請清楚地提醒自己: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對結果負全部責任!犯錯不可怕,可怕的在於不承認自己犯了錯,炒股是這樣,做人何嘗不是這樣?
炒股的正確心態還必須包括專心。你要專心研究股市的規律,這需要實踐。只看幾本書是不夠的。就如同遊泳,無論你讀了多少游泳的書,不下水是不成的。專心地觀察股市,它是公眾參與的行業,是有跡可循的。特別留意自己熟悉的股票,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心裡「買」或「賣」的聲音越來越精確。給自己這樣的信心:只要我全力以赴,專心致志,我什麼都能學會。你對這行瞭解得越多,從中得到的樂趣也越多。俗話說知識是享受,股票的知識也不例外。而且這些知識除了精神享受之外,還能提供財務上的收益。專心是在任何行業成功的基本要求。股票是極其普通的行業,用不著很大的資本,也沒有很多專門的知識。千千萬萬人都在這行打滾,你要做得比他們更好,憑什麼?普通人每天工作八小時,你也工作八小時的話,你也只會是普通人中的一員。想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只有依靠八小時以外的努力。享受你所做的一切。這或許聽來很奇怪,但這是事實。你一旦把炒股當成工作,它是單調辛苦的。看看你的周圍,有多少人能說享受自己的工作?大多是為五斗米折腰,一天天混日子罷了。你如果每天都告訴自己:」我從炒股中得到很多樂趣」,你的心態就會不一蘇。這不是阿Q精神,試試就知道區別了。把工作當中享受,你會更專心。我所見到的大多是玩股的,把炒股當成業餘消遣,這些人永遠都達不到專業的層次。讀了這麼多,不去做的話,什麼用都沒有。這個世界充斥著滿肚子幻想,但從
不實踐的人。也有很多埋頭做事,再看看你周圍那些空虛的眼神,那些埋怨」我還沒有碰到機遇」,」我這匹千里馬未遇到伯樂」的」懷才不遇」者,幾乎毫無例外地成日怨天尤人,搬弄是非。這些人要麼從來就沒有理想,要麼從未想過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所有的理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他們充滿著對自己的不信任和深深的不安全感。要成為哪種人?選擇是很清楚的。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定個可行的計劃,定個實現這個目標的計劃,堅定不移地按計劃做。只要鍥而不捨,你遲早能達到這個目標。鍥而不捨很容易宇,也很容易教別人怎樣做,自己做起來可不一樣。但它所能獲得的結果將是驚人的。還要提醒你,在你成功之前,你會碰到很多嘲笑你的人。嘲笑別人很容易,要自己做出些小的成就就非常困難。我發現那些喜歡嘲諷人的人幾乎沒有例外是生活的失敗者,碌碌無為的混日子者。對這些人的嘲笑,你必須能一笑置之。最後我要告訴你,從有招到無招的變化過程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比你希望的要長很多。你如果有不錯的悟性,要五至六年。我在美國就讀的商學院叫巴魯克商學院。巴魯克便是本世紀30年代著名的炒家。

從華爾街賺夠錢後成為羅斯福總統的財經顧問。他自傳的前部分講的便是他的華爾街生涯。他父親是位著名的醫生。他剛進華爾街,父親給了他10萬美元,那時這可是一筆巨款。可這10 萬美元只撐了三年。他告訴父親已虧光10萬美金的時候,期待父親的狂怒。但他父親沒有狂怒,只給了他信任的目光,又給了10萬美元,告訴他這是家裡最後的資產了。在第六年的時候,他第一次一筆賺到6萬美元。在自傳中,他說他明白自己從此完成了炒股的初期教育,他不再是」妄想」在華爾街生存,而是」知道」能在華爾街生存。他在自傳中充滿著對父親的崇敬。在本書」華爾街的家訓」那一章,我摘錄了他對炒股的十點建議。本世紀初的另一位著名炒家利物莫也宇他用了五年時間才學會怎樣理智地玩股票遊戲。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和炒手們談談天」裡我會較為詳細地談談學股經歷的幾個過程。從什麼都不懂到有信心不斷地從股市賺到錢,我也用了近六年的時間,那還不算我業餘炒股的經驗及金融碩士的知識背景。所以,你要準備」長期抗戰」。

炒股的智慧之五:學股的四個階段

在我學股的歷程中,我最希望的是知道我已經學到什麼地步。當我達到什麼地步的時候,才可以認為已經畢業。當然,畢業並不表示已成為專家,但起碼它表示我已擁有足夠的知識在這行生存。就數學而言,小學的內容從加減開始,中學的數學包括幾何代數。你很清楚你的數學知識已經達到了幾年級的水平。學股有沒有這樣的級別之分呢?答案是」有」。我在這裡就以自己的學股歷程談談學股經過的階段,你可以參照我的描述,估計一下自己現在處於什麼階段。這些階段的劃分並不嚴格,很多時是互相交錯的。如果人性共通的話,我學股的歷程應該和你十分相似。

蠻幹階段

第一階段可以稱蠻幹階段。

這段的特點是自己沒有什麼主意,買時不知為何買股票,賣時也不知為何賣。買賣的決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時衝動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評家推薦買這隻股票,他認為這隻股票最少還會升10 點等等。賣時也沒有章法,覺得有錢賺就可以賣了。在這時期是決不何止損的。我有位親戚,他從未炒過股票,有一天他聽我賣了兩隻虧錢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過錯:」虧錢的股票怎麼能賣?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錢賺時才可以脫手。虧錢的股票快快賣掉,賺錢的股票不何賣,要等到跌回虧錢後才賣,你怎麼可能從股市賺到錢?」這段話大概說出了新股民的心聲。這本書讀到這裡,讀者也應能明白為何帶有這樣心態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斷賺到錢。新股民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不貪;二,不怕。「不貪」:他們只要有一點利潤就趕快賣股獲利。」我昨天10元價進了500股,今天升到11元,趕快賣掉,500塊錢能買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價錢升到他們的買價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經都在喊:」賣!賣!賣!」生怕明天跌回來怎麼辦?他們不貪,滿足於賺小錢。「不怕」:假如不幸10元一股進的股票跌到9元怎麼辦?答案是:」真倒楣,被套牢了,等到反彈再說。」」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用,等就是了。」虧錢時他們不怕,他們決不願虧小錢。挺令人遺憾的是,就我的觀察,80%以上的股民都無法從這個階段畢業。

問問你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嗎?如果有的話,你學股的道路還很漫長。你還處在原始階段。

摸索階段

我自己在蠻幹階段大約待了半年,幸運的是,我居然在這階段賺到錢,使我對自己的悟性有極大的信心。或許這就是初始者的好運。這段時間我開始大量閱讀有關炒股的書籍。我知道這樣蠻幹是不對的,我開始試驗」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首先我學習止損,我首先給自己定個規矩,只要股票從我的買價跌1美元,我就賣掉,以後這樣的損失積累成很大的數目,股票常常一碰我的止損價就回彈,我便傻乎乎地不斷止損,小損終於加成大損。我明白1美元的止損不對,我便開始把止損點放大,由1美元加到10%,最後加到20%。

這段時間持續了兩三年。結果還是不行。舉例說,30美元的股票,我將止損點定在27美元,股票升到35元,我就將止損點定在31.50美元。實驗的結果,我買賣的次數少了,但我常常是虧錢時在27美元賣股,賺錢在31.50美元出場。這樣虧時虧3美元,賺時只有 1.5美元,算算總賬,還是虧錢。情況並不完全如此。當股價從30美元跌到28美元時,我總是把止損點下移,有時移到26或25美元。我給自己定10%的止損,在實際中的損失常超出10%的數目。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我忍不住。我怕股價一碰到27美元就反彈。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當股票升時,我通常沒有困難在進價之上賣股。如35美元的股票跌到32美元,我不會將31.50美元的止損價往下移,因為我已有1.5美元的利潤。最慘的是這段時間,我試過專用基礎分析來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資產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你想得到的指標我全試過。結果還是不賺錢。我試過用技術分析來炒股,找最低點,找最高點,結果不斷以」止損」收場。止損,止損,止損,我不斷止損,就是看不到盈利。止損把我止怕了。我還試過各種電腦的計算指標,如平均線、威廉%、MACD等等,沒有一樣有效。結果總是不斷地在止損。好不容易偶爾賺次錢,也常因為止損點定的太低,沒賺多少。這段時間我不僅將蠻幹階段幸運地賺到的錢全賠了進去,還虧了一些老本。就是說我不僅白幹了三年,還虧了本。別忘了,這段時間我是專職炒股,我把讀到的、想像到的各種炒股方式全試過,就是賺不到錢。我也將華爾街的各種各樣的家訓讀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實際中似乎它們完全無效。

你可以想像我是多麼的徬徨。我對炒股失去了信心,我決定試試自己在期貨上的運氣。我開始炒賣黃金、白銀、外幣、黃豆、石油、小麥。那些在炒股中學到的規矩似乎也完全無效。期貨的人為操縱更厲害,我只是虧錢虧得更快。這時我的第一位女兒來到人間,我感覺身上的責任重大。我真正地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放棄了,該轉行了!如果付不起日後女兒上學的學費,我怎麼向她交待?花了近四年的時間,什麼也沒有得到,虧了老本,換來一大堆經驗。如果離行另謀他就,這些經驗一錢不值,你可以想像我是多不甘心。期貨炒賣是極特殊的行業,它不注重基礎分析,你說日元或黃豆應定什麼價?它極其注重技術分析,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走勢和阻力線及支撐線的要領。把這些概念放回股票,我突然感覺股票運動其實有跡可循!我突然間覺得有靈光在腦海中閃耀。讓我先在這裡停一下。因為上述的階段可以稱為學股的摸索階段。你如果還處在蠻幹階段,這本書講的一切對你可能太深,你還不明白我在講什麼。你如果正在摸索階段,你開始明白這本書。摸索階段的特點是你已多多少少明白炒股的行規。你知道要止損,要讓利潤奔跑,但你還不清楚止損應怎麼止。你用10%或20%等機械的方法定止損點。有時你能辦到,有時你又想方法不去止損。讓利潤奔跑時你不知應讓它跑多遠,你不知怎麼判定獲利點。各種各樣炒股的規則有時有效,有時無效,你還不知怎樣有選擇地應用它們。看到蠻幹的炒手,你已知道他們在蠻幹,你知道不能那麼幹。你自己有時賺到錢,有時虧了錢,但你還不明白為何虧錢,也不清楚怎麼賺到了錢。你還沒有有系統的買點和賣點,這隻股的成本收益比率很低了,那隻股的紅利比較高,張證券行推薦這隻股,李股評人看好那隻股,你還在用自己的直覺加上」應該不會錯」的理由來買賣股票。這些描述合適你嗎?如果對的話,你還在摸索階段。

體驗風險階段

摸索階段的下一步是體驗風險階段。有時這兩個階段是同時進行的。遺憾的是,體驗風險階段的你常要虧大錢,不虧上一兩次大錢,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風險,你也還不可能畢業。只有在虧錢虧得吃不下、睡不著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地反思炒股為什麼會有這些行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行規的意思變得很清楚。有了這個經歷,再去讀讀第三章第二節」資金管理(怎樣在股市下注)」的內容,你就真正明白我在談什麼了。我每次賺了大錢,隨即常常來一次虧大錢,因為每次賺了大錢,都讓我自己覺得自己」懂了」。這樣的經歷重複了好多次。這或許就如同遊泳一樣,淹死的都是」自己覺得」會游泳的人。那些知道自己不會游泳或真正知道怎樣游泳的人通常不會淹死。如果虧大錢的經歷發生在你的蠻幹階段,我對你深表同情。但如果你確確實實有了幾年的炒股經驗,對研究股票及其運動規律下過苦功,這時虧大錢常常是你大成之前的最後考驗,請千萬不要放棄!那些著名的炒股名家,在他們成」家」之前通常都有一次甚至幾次的破產經歷。其中包括本書中提到的利物莫和巴魯克。在忍無可忍的時候,請再忍一忍。回到我的故事。我炒股的最大挫折,就發生在」有靈光在我腦海閃耀」之後。四年多,我白幹了,股市對我而言成了」沒錢人學到很多經驗」的地方。我不知多想快快地撈上一筆。其間有兩個星期,我虧掉53000美元。挫折不在金錢的數目,而在這次虧錢是完全不應該的。按我的規則,我會虧掉4000美元左右,那是我止損的極限。但我注下的太大,又不肯及時止損。我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我用希望取代了分析。我自以為懂股票了,其實還不全懂。隨後一個月,我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總結五年來的經驗及教訓,綜合我這些年來的廣泛閱讀,結果就是這本書所說的一切。這兩年,我完全按照這本書所說的原理照辦,每年的回報率都超過100%。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回報是在極小的風險下取得的。日後是否還能持續這樣的回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已定出了可行的炒股計劃,只要按這個計劃做,我久賭必贏。區別隻在贏多贏少,那同運氣有些關係.

久賭必贏階段

現在我們談炒股的最後階段,久賭必贏階段。

一個可行的計劃,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理」就是數學的概率,如果你每次下注的贏面超過50%,而且你只下本金的小部分,不會為幾次壞運氣就剃光頭,從長期而言你是勝定了。道理和開賭場一樣。「據」在於你知道怎樣找臨界點,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過程中,你知道這些點是出入場的關鍵點,在這些點操作,你的贏面超出50%,再加上應用「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贏時贏大的,虧時虧小的,你的獲勝概率其實遠遠超出了50%。到久賭必贏階段,你不應對虧錢和賺錢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你對止損不再痛苦,你明白這是遊戲的一部分,你對賺錢也不再喜悅,你知道這是必然結果。你不再將勝負放在心上,你只注重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你知道利潤會隨之而來。

有些人認為股票的運動是可以預知的,有些說是不可以預知的。這兩點都不對,股票遊戲是概率的遊戲,沒有百分之百這回事。只有隨著經驗的增加,你才可能將預測股票運動的正確率從50%提高到60%、70%。就算你能有 70%的正確率,若不遵循「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到頭來可能還是白忙一場。到這個地步,你不再執著成本收益比率或紅利之類死的東西,你在用概率考慮問題。股票的大市怎麼樣?如果大市好,你買股的獲勝概率增加了。股票的成本收益比率或紅利怎麼樣?如果有吸引力的話,你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這隻股票本身的走勢怎麼樣?如果正處在升勢,你買股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這隻股票的運動用你的經驗判定是否正常?是的話,你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還有其它許多考慮的因素,你都試著用概率來評估它們的功用。你知道股票運動在短期必受大戶的影響。某著名股評人極力推薦某隻股,你可以看看這隻股票的技術圖形,如果股票剛突破好的買入臨界點,在此之前有被人暗中囤積的跡象,你可以懷疑該股評人可能和某大戶聯手,想推高股價,但現在只是推高的開始,你買入應還有段升高的路好走,獲勝概率較大。如果這隻股票已暴升了很多,股評人還來這一手,則大約是在找最後的傻瓜,你此時買股就沒有什麼贏面。同樣的「好消息」,你已知道怎樣分析及判斷,你不再迷信「權威」。

這時候你已知道你為什麼能賺到錢,你已有一套行動計划去重複賺錢的經歷,你也清楚為什麼會虧錢,你已學會跌時止損,虧錢不再成為心理負擔。因為你知道虧掉的錢很快就能賺回來,到了這個地步,你知道你已能夠以炒股為生了。你會不會就此發大財,那要看運氣。第七章「抓住大機會」講述了這樣的機會及怎樣抓住它。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結果只有由上帝決定。祝你好運,也希望你祝我好運。炒股的知識是否到此為止?答案自然是「否」。炒家利物莫說他炒股四十年,每天都能從股市學到新東西。華爾街有個說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能不斷賺到錢;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鑑的價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定然是極其富有的人。」每個循環,炒股人的規則還是那些,但你對這些規則會有更深的體會。你會找到更多的例外,你會區分在不同的環境怎樣實施不同的規則。我在這裡粗略地將學股分成蠻幹階段、摸索階段、體驗風險階段和久賭必贏階段。不算我業餘炒股的經驗,這四個階段花了我近六年的時間。我研究過很多炒家的傳記,他們的描述各有不同,但經歷是相似的。能到久賭必贏的階段是學炒股的里程碑。到了這個階段,你就能在這行待下去,等待大機會。假如運氣好,被你抓到幾個大機會,你便從炒手升格為炒家。你可以就我的描述估計一下自己現在處於什麼階段,還要多久才能畢業。你如果有一定的悟性及對人性的認識,克服人性中的弱點不需花很多時間,因為你很清楚什麼是需要做到的,你只要盡力照做就可以了。最花時間的是怎麼學著找臨界點。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都不一樣,找到的臨界點也不一樣。你必須綜合考慮股價、交易量、走勢、新聞、大市、公司盈利、產品等因素。我希望我能更詳細地解釋怎樣尋找臨界點及應怎樣在臨界點附近操作,但這實在是一門藝術,只可意會,難以言傳。而且沒有放之四海人人都適合的做法。我給你指了方向,你可以就這個方向摸著石頭過河。尋找臨界點沒有捷徑,只有實驗、失敗、再實驗,無數次地循環往復。直到有一天,你能憑直覺抓住臨界點,憑直覺地運用本書所講的所有規則,不再懷疑有無違反這、違反那,你就從有招的新手進步成了無招的高手。

(繼續閱讀...)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4大步驟找出最具中長線投資價值的個股

所謂給人魚吃,不如教人釣魚的方法,我們詳列選股四步驟如下,希望供讀者在未來新的財務報表公布後,能自行找出基本面佳的好股票。

步驟1: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10%、稅前淨利成長率>25%
衡量中長線投資價值,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一直是必要的指標之一,這也是外資券商最常使用的選股條件。一般而言,ROE超過20%,就是理想的好公司,但為了增加選股範圍,我們將ROE的門檻設在10%。
「稅前淨利成長率」大於25%是另一個篩選指標,由於去年財報尚未公布,所以我們以2001年的財務報表為基礎,結果符合上述兩條件的傳產公司,共有五鼎、大統益、廣隆、喬山、百略、億豐、必翔、鑽全、生達及恆義等10家公司。
何謂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ROE=稅前純益÷【(期初股東權益+期末股東權益)÷2】,股東權益=公司總資產-總負債
股東權益意味著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淨值,ROE愈高,代表該公司愈能替股東賺錢。
步驟2:觀察更多財務指標
可別以為這樣就能挑出潛力股,上面的選股過程,只是選股的第一步驟,要了解公司的體質,必須觀察更多財務指標。例如觀察近三年稅後EPS,是否有穩定的表現?營收是否仍持續成長中?毛利率與稅前純利率,能否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
如果稅前後淨利成長率超過25%,但稅後EPS卻較往年不增反減,代表公司的股本膨脹太快,股票股利及員工配股太多,並不是好現象。若企業稅前淨利增加、毛利率維持不墜,但營收並未明顯成長,很可能是公司產業趨於成熟,已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
這種公司的ROE雖然不錯,但較適合做為防禦型的投資標的。例如鑽全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40%左右,不過2000及2001年的營收成長率僅7.11%與3.04%,遠低於1998及1999年的24.27%、34.55%,因此股價只呈現溫和上漲的走勢。
步驟3:檢視季報資料
為了避免挑到過去表現不錯,但近期卻開始走下坡的個股,每季財務資料也必須好好檢視。觀察項目同樣也是ROE、稅前淨利成長率、稅後EPS、營收成長率、稅前淨利率及毛利率等六項,觀察重點則在於毛利率與稅前淨利率,是否出現下滑趨勢。
例如前股王華碩在1999年之前,一直保持ROE40%以上,及毛利率與稅前淨利率30%以上的高水準,但自2000年開始,毛利率與稅前淨利率即開始逐季下滑,至2002年第一季毛利率甚至跌破20%,股價在三年之內,跌到只剩原先的五分之一,這正是一家績優公司由高峰往下的實例。要避開這種股價重挫,逐季觀察毛利率及稅前淨利率的變化,是投資必做的功課。
步驟4:靜待進場時機
由於我們的選股指標,並未將股價因素考慮進去,所以選出來的個股,雖是中長線值得注意的標的,但卻必須等待一個較理想的價位。例如出現合理回檔時,或在股市出現非理性大跌時,譬如美伊戰爭爆發後,股市止跌才去撿便宜。


(繼續閱讀...)

152家企業的下市啟示錄:一兆台幣的一堂課(遠見雜誌)

主計處98年2月中旬下修國內經濟成長率負2.97%,為低迷景氣投下一大震撼彈。自1982年迄今,國內152家企業暴發財務危機,面臨下市櫃命運。這152家企業下市前一年的總資產達1.43兆台幣,這些下市的寶貴教訓堪稱是企業最貴的一堂課。這些企業究竟犯了什麼致命錯誤?《遠見》與台灣經濟新報合作,羅列危機企業九大啟示,參考借鏡。

值此近百年來景氣最萎靡不振的時刻,《遠見》雜誌特別與台灣經濟新報(TEJ)合作,從龐大的資料庫當中,整理出27年來下市下櫃企業詳細的財報資料,製作此次價值超過〈一兆台幣的一堂課〉專題。從1982年至今,台灣總共有259家公司下市、下櫃。1980年代,台灣只有4家企業下市;1990年代增加到18家。尤其從2000年到2009年2月,已經有237家企業下市,占了九成比例之高。下市的高峰潮是從200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開始衰退之後開始。這八年多來,景氣指標一直在低檔徘徊,下市家數也愈來愈多。

152家危機下市企業,總資產1.43兆
 
檢視從1982年至今的259家下市櫃公司,共有152家是因為財務危機、與經營不善而下市,其餘107家為非危機下市,包括被合併的公司。152家財務危機下市企業中,下市公司74家、下櫃公司78家。產業別以電子業居多,有45家、建材營造業23家,紡織、食品、鋼鐵則各有15、14、13家。總計這些公司下市前一年的總資產為1.43兆台幣、資本額近5000億台幣,所牽連的投資人數規模龐大。這一堂彙整152家危機企業而成的「下市失敗學」價值超過1.4兆台幣,堪稱是目前亂世中,台灣最昂貴的一門EMBA課程。

中小企業下市多,承受風險能力低
 
分析起來,在台灣要上市必須經過嚴格審查,至少得花兩年以上的準備時間。但遺憾的是,台灣上市櫃企業的壽命普遍不長。以這些下市櫃公司為例,平均上市到下市的時間不到12年,低於12年平均數的家數更有92家,占總家數的60.5%,五年之內就下市的家數也有35家,達23%。為什麼台灣上市公司的壽命如此短暫?這與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型態有關。由於規模小,承受風險能力較低,只要大環境逆轉,企業應變能力稍有不足,或是管理者心術不正,公司很容易發生財務危機而下市。  《遠見》綜合許多學者專家與產業人士、證券分析師等意見,得出以下九大啟示:

啟示1:產業衰退又轉型不順是致命關鍵
 
在危機下市的企業中,有不少是屬於步入衰退期的產業。這種產業別的企業如果無法順利轉型、誤判情事,或找不到下一個利基商品,只有慢慢步上死亡一途。根據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吳啟銘的研究指出,檢視財務危機下市的企業會發現,他們在下市前幾個年度,就已經出現危險訊號。因此管理人必須隨時注意所處的產業環境,儘早應變,才能對付外在的險惡環境。景氣循環股如同雲霄飛車般,可以順勢一飛沖天,但如果誤判情勢,也會一敗塗地。由於產業長期處於榮景,管理者開慣順風車,競相添購機器設備,「等到能源危機一爆發,立即衝擊產業生存,大明化纖也下台一鞠躬,」證券分析師郭海培說明企業沒有危機意識,以及未正視景氣循環的慘烈後果。

啟示2:董監事持股低、質押高是經營警訊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經營者為獲取更多營運資金,會選擇上市上櫃以取得營運資金,但是這也將導致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當股權過於分散,甚至管理者持有極少數股份卻掌控經營權時,很容易做出對企業無效率,或是增加個人財富、權力的徇私決策。這時候應該有適當的監督機制,否則企業負責人的道德風險就會升高。例如,在發生財務危機而下市的公司中,總計董監事持股低於10%的,就有65家,占四成六。另外,在下市櫃公司中,質押率達六成以上的有29家,五成的有37家,質押過半的家數比例高達四成八之高。有這種現象的公司很容易發生人謀不臧的事情。尤其在股市大幅震盪時,董監事質押股票很容易被銀行斷頭,進而影響企業營運而倒閉。

啟示3:當管理者醉心金錢遊戲,容易導致財務危機
 
有不少下市公司其實所屬的產業前景無慮、公司技術與競爭基本面也十分良好,但為何也有不少這類型公司面臨下市命運呢?主要原因就在於管理者不務正業、醉心於金錢遊戲,導致公司發生財務危機而下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東隆五金。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李存修說,「東隆五金本身沒問題,產業前景也不錯,都是大股東行為不檢所造成」。「類似范氏兄弟淘空資產的案例不勝枚舉,大量出現在2000年前後期,」元大投顧協理鄭宗祺分析,這一波的下市公司幾乎都有護盤行為,只要股市低迷不振,就很容易發生淘空資產事件。

啟示4:市場派介入,經營者與狼共舞,公司再績優都會被玩垮
 
不少績優公司老闆原先專注本業,卻被市場派看上眼,未料老闆經不起誘惑也加入炒股行列,導致企業面臨危機。其實過去20年來已有不少企業因為市場派聯手公司派炒作股票,而黯然下市的。這個屢見不鮮的通病實在是企業經理人最應該修的課程之一。以製造螺絲螺帽生產器的同光為例,他堪稱是台灣第一家登報聘請專業總經理的上市公司,經營穩健,1990年時,股價還曾高達400元。但由於業績好,被市場派鎖定為炒作標的。證券分析師郭海培說,「誰知道同光老闆嚐過甜頭後竟興起貪婪之心,也跟著市場派一起炒,等到股價無限下跌,護不了盤時,績優公司也在一夕間被玩垮了。」

啟示5:業績表現不佳,靠粉飾帳面,創造獲利假象
 
另外,還有本業營運不善的公司,管理者會靠美化帳面,以維持外在高成長的假象。一旦謊言被戳破時,也是危機出現的時刻,嚴重者就是下市下櫃。政大副教授吳啟銘指出,動機不良的管理者可以操控會計、財務數字來虛飾財報,藉以維持股價,拿股票換鈔票。他進一步指出,管理者是否粉飾財報,可以從「營運現金流量與稅後淨利」的落差看出一些端倪。如果落差擴大,代表有人為操控,例如塞貨、從事假交易、關係人交易等。


啟示6:存心不良製作假財報,欺瞞世人、掏空資產
 
還有管理者存心不良,一開始就決定造假欺騙。正義食品就是台灣資本市場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上櫃「詐欺」案。負責人及經理人在1994年申請掛牌前就預謀以假財報來矇騙社會大眾,不僅在公開說明書內登載不實財務,虛列高達12.15億元的現金存單,還假造有價值7億餘元的存貨。當捏造行為被揭發後,造成社會一片譁然,最後於1997年下櫃。做假帳雖然是管理者慣用的手法之一,但並不是每一家都可以從財報數據看出端倪,「博達就是做假帳高手,做到根本看不出來,」一位不具名的會計師說。不只電子業,營建業做假帳淘空資產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啟示7:過度運用財務槓桿大幅舉債,小心周轉不靈
 
過度運用財務槓桿,大幅舉債,也是常見的企業下市原因 一。舉債是公司資金的來源之一,但債務利息為每年支出的固定成本,只要景氣轉壞,很容易導致資金周轉不靈,無力回天。因此,承平時期,高財務槓桿可以攻城掠地,但碰到經濟衰退、信用緊縮,也會要人命。檢視152家下市公司當中,其實負債比率大都偏高,而且呈現逐年攀升走勢。下市前一年的負債比高達百分百以上的有62家,簡直就是破產公司,其中以紡織業的展群新科技最不可思議,負債比高達12.48倍。  
啟示8:業外投資失利,可能危及本業
 
過多的業外投資失利,也是企業常見的失敗原因。管理者從事轉投資的目的,不外乎多角化經營與分散風險,但隔行如隔山,轉投資風險高,常常危及本業的生存。德信投信總經理儲祥生分析,「很多企業主錢一多,心就變大了,也忘了我是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為人海派,交友廣闊,朋友介紹就投資,總計投資案高達數十項,等到金融風暴一來,連老資格的太電也躲不過下市噩耗。「投資失利就像無底洞,企業很容易被拖垮,」吳啟銘分析。

啟示9:任意擴充本業,常走上產能過剩或關廠之途
 
在這152家下市企業中,也不乏大規模擴充本業而導致下市的案例。擴充本業雖然可以快速收到經濟規模的效果,但若對產業預判錯誤,失去市場靈敏度,過度擴張也可能導致產能過剩、產品滯銷等問題,嚴重者導致公司消滅。大穎、峰安、美式家具都是大規模擴充的例子。郭海培指出,經營企業不是在賭博,任何擴充計畫或轉投資都要經過審慎評估,否則會招來全盤皆輸的命運

(繼續閱讀...)

解剖台灣股市的地下力量

一、前言

股票市場是充滿金錢的市場,這是它迷人的地方,但牽涉到利益衝突,它的背後也有醜陋的一面。我們試圖把近代台灣股票市場的發展及生態縱橫剖析,不是想要嚇阻大家的進場意願,亦非自命清高的刻意蔑視這個市場。目的,應該是希望大家能夠充分了解股市,也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堅定自己的投資行為及心態,投身其中而不身陷其中,追求利益而不改本心,獲得利益而不改本性,或許,就像宋人周敦頤所說,總是希望所有的投資人都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吧!


二、台股主導力量的演變

看近代台灣股票市場發展,首先就從四大天王的時代講起,所謂四大天王,也就是當時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四大主力,游淮銀(阿不拉)、雷伯龍(老雷)、沈慶京(小沈)以及邱明宏(榮安邱)。當時台股沒有法人,是主力的天下,四大天王,也就因此呼風喚雨隻手遮天。
約在10年前,政府為了市場正常化,開始積極鼓勵法人進入股市,除了開放外資,投信業者也在這個時候大量成立。然而,台股散戶的結構是以菜籃族為主體,迷信主力明牌的風氣依然在,法人進場初期,回響不大。83年的塑膠股狂飆,仍然是主力號召群眾的傑作。

86年,電子股竄起,打著一般人只能仰望的高科技的光環,詏口艱澀的專業術語讓散戶難窺其中究竟,擁有產業研究團隊的投信業者於是終於有了搶攻市場的機會,而電子業與國際大廠、全球景氣之間高度連動的生態,也讓外資的影響力開始提升,這是法人在台股真正抬頭的時間點,主力的地位相對褪色。
不過,在86年後段至87年初的這段期間,集團借殼上市盛行,公司派與主力結合,包括國揚、新巨群等集團的旗下個股,在主力與集團公司派互通鼻息之下股價狂飆,一時之間,主力鞏固住自己的一片天空。

87年底,亞洲金融風暴,新巨群等集團股因公司派介入過深而如骨牌一般的逐一垮台,主力色彩濃厚的個股普遍被視為「地雷股」的當然名單,市場正常化的旗幟再度飄揚,法人對台股的影響力快速提升,逐漸居於主導地位。89年以來,政黨輪替之後因為政府「新手上路」加上全球景氣衰退,台股幾乎一路走空,散戶無論是把錢丟給投信或是跟著外資調整投資評等的動作進出,一樣慘賠,手中持股的股價同樣是如同買到地雷股般的腰斬再腰斬,對於法人的信賴度開始降低,主力的揮灑空間則再一次的現。就像朝代更迭一樣,台灣股票市場的發展過程,也是主力與法人不斷輪替的一頁歷史。環境對哪一邊有利,散戶就緊追著那一個方向。

三、群魔擁兵自重 交織鋒煙漫漫的台股

發展的過程像是一頁歷史,台灣股市之中的各種力量,則像戰國群雄一樣各據山頭:投信、外資、自營商,這三大法人各成一派;媒體藉由消息面的掌控及評論來操縱散戶進出態,也具有相當影響力,其中以工商及財訊兩者介入市場最深;吸收會員的投顧老師,透過語音、節目、傳呼訊息等方式直接帶領會員進出,迎合了絕大多數散戶追求輕鬆獲利的心態,自然有一定的市場位。
投顧老師因為操作手法及客戶群眾的不同,又可細分為許多支派:首先藉由外表及演說魅力來吸引客戶的形象牌,包括大通、大揚、豐銀、嘉德等投顧;針對菜籃族的,包括了草根性十足的掄元漫舞,以及親合形象的超群投顧黃國強;有些喜歡和公司派結合,甚至傳出幫公司派出貨的,像天魁、涂敏峰、張震、卓揚、林鐘翔等,都有這樣的市場評價;善打專業牌,強調研究團隊的是萬寶投顧;主力作手色彩較濃的包括了總統投顧張世傑、日月投顧等;也有和法人互通鼻息,法人進場就召集會員跟進的,以信義投顧的傅瑞麟、傅孟麟兩兄弟為代表。除此之外,游走在上述各派邊緣,借力使力吸收會員的,則有運達投顧的張清華、宏定旺的陳建宏,以及亞洲投顧等。

四、鎖單、認養
  
投信追高的背後‧‧‧接下來,我們針對各派在市場上一些檯面下的操盤動作及特性略作紹:

投信基金的經理人掌管一定規模的資金,常常成為公司派炒作股價或出貨的合作對象,兩種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所謂的「認養」以及「鎖單」。

認養~ 通常發生在新掛牌或是上櫃小股本的籌碼穩定標的,作法是雙方議定一個切換價格及買進張數,投信買進價一旦高過切換格,公司派就按照張數及價差退款。例如,議定切換價格35元買進一萬張,那麼投信可能在25元開始買,到35元之前,可賺正常的價差,接下來, 36元買了1000張,公司派就得退1000張每張1元的金額給基金經理人,以此類推,買滿一萬張時,通常股價達到最高點,大家一起倒貨,結果基金本身可能虧錢,但,反正是虧基金客戶的錢,公司派退的價差,流入經理人的口袋。而且,正因為經理人買的價錢愈高,拿得錢就愈多,所以高檔大量買進的意願也就愈強。

鎖單,就是公司派跟基金經理人講好要買的張數及退佣百分比,例如均價50元買進1000張,共花了5000萬元,講好退佣比例是10%,公司派就退500萬給經理人。目前的一般市場行情投信鎖單退佣比例大約是7%至10%,和認養的道理一樣,鎖單也是買的價錢愈高,經理人拿得退佣愈多,不同的是,認養通常由低檔買起,經理人把股價推到切換價格之上,才開始自己拿錢,而進行鎖單時經理人不用費力推升股價,因此,公司派要在高檔出貨時,就會找投信鎖單,在高檔大量倒給基金,公司派順利出貨,基金套牢,經理人中飽私囊。

最有名的鎖單案例,是發生在網路熱末段時的精業股,當時精業股價達到300元以上,元大投顧的代操會員在高檔大量買進,結果是為了幫榮安邱出貨,所有代操的客戶滿手都是300元以上的精業股,隨著網路泡沫化,元大代操會員的手上也只剩下一堆泡沫。

另一個是公司派被經理人耍弄的案例,發生在上櫃股瑩寶科技,因為基金經理人不看好股價後市,所以雙方議定之後,投信很快就買滿議定張數並且拿到退佣,隨之立即殺出持股,這時,公司派甚至還來不及開始貨。一個基金經理人單獨動用資金的額度約僅3000萬元,超過這個數字,就必須經過開會討論,所以,公司派在尋求鎖單的合作對象時,通常都會有好幾家投信聯合進行,每周某日許多經理人會在北投集會,就是為了「共商大計」。
當您看到好多檔基金同時大量追高或在高檔時大買某檔股票,可別單純的認為法人研究團隊又發現了這家公司的什麼利基,很有可能,其中就有特別的玄機,最近的燦坤股,就是最好的例子。

五、掛「洋」頭,賣狗肉

早期,外資也盛行與公司派掛勾進行認養、鎖單,作法與投信相去不遠,不過近期因為政府對外資控管嚴格,這種動作已經大為減少,不過,由於外資在三大法人之中一直被視為最專業、形象最佳的一支,倚仗這個優勢,有心的外資券商還是衍生出新的掛勾模式,借戶頭。只要散戶看到外資不斷大買,就會跟進外資的動作,所以,公司派會跟外資借戶頭,公司本身買進了大量股票之後,就轉進外資戶頭,第二天,顯示出外資大買這檔股票,股票的認同度也就因此提升了,這也就是現下市場上常說的假外資。中信銀是比較有名的例子,很多人好奇中信銀的外資持股比重高得驚人,事實上,其中一大部份都是假外資。

自營商的實力不足,而且一般認為自營商操作最為短線,難以吸引散戶追價,因此,跟一般公司掛勾的機會不多,通常,只是自家券商輔導承銷的新掛牌股票,公司派會以較低的價錢賣給自營商一部份,由自營商協助發動蜜月行情,操盤結果如何,自營商盈虧自付。

六、「錢線追擊」,開啟投顧業的多元化

說到投顧老師,由生態複雜門派有別,所以還是得細說從頭。早期,投顧是以個人魅力來操控市場,包括譚清連、山水、許弘明等其中又以譚清連為代表人物,萬人演講會擠爆台北社教館大門的紀錄迄今無人能出其右。讓投顧生態驟變的,應該是tvbs無線電視台股票節目錢線追擊的出現tvbs董事長邱復生與台光董事長王邦彥原為摯友,在王邦彥因背信案即將服刑的前夕,兩人碰頭,王邦彥利用最後機會交待邱復生,一定要特別照顧他的另一位好友,林進隆(財隆林),而林進隆自此常態性的出現在錢線追擊節目當中,適逢台股大多頭,林進隆從一個倒處欠債的落魄主力一炮而紅成為市場名師,隨後雖然因為操作中環以及某未上市股票遭受重傷,不過林進隆也因此學會了一個道理,會包裝就有市場。之後~林進隆自創大通投顧,把行銷包裝的工作擺在首位,旗下的分析師都有同樣的特質,高學歷,善表演,能說善道,並且經常穿著光鮮亮麗的明牌服飾,這些特質是大通在遴選分析師的首要考量,至於專業知識倒在其次。果然,林進隆再度印證有包裝就有市場的鐵則89年大通投顧成為會員業績最高的投顧業者,年收入超過10億元以上,自此立於不敗之地。

隨著業務量的擴充,大通由一家而發展成三家投顧,分析師金玉其外的特質仍然不變,也穩居投顧業的龍頭地位。市場上能與大通抗衡的,首先是總統、日月、科學等投顧,因為具有主力色彩,通常是在介入股票之後開始推薦,主力主動實際拉抬股價的作法頗受散戶歡迎,不過在89年台股崩盤之後,這股與大通抗衡的力量逐漸消聲。

此外~天魁、漫俠、林鐘翔等,當時在國衛電視台的資助下自立門戶,旗下掌握10餘位分析師而成為另一股勢力。特別的是,這10幾位分析師經常在同一時間喊進同一檔股票,漸漸傳出該等人馬專為特定主力出貨,每週並固定開會共同討論炒作標的及出貨手法,甚至與國衛電視台坐地分贓的說法一方面受到市場質疑,另則國衛電視台之後開始轉形,該等分析師的影響力宣告瓦解。

前面提到信義投顧的傅氏兄弟,慣與法人結合,在法人抬頭的時候,兩兄弟也曾風光一時,但隨著股市崩盤法人重傷,兄弟喊進反而有幫助法人出貨之嫌,因此信義投顧的散戶認同度也開始降低,逐漸勢微。

七、傳統產業當道,大通霸業面臨挑戰

不過,今年以來的市場環境丕變,讓大通獨霸的地位面臨挑戰。政府拚經濟,挽救傳統產業為現階段的基本政策之一,傳統產業股的特質是低價、市場性高,政府作多傳統產業,投顧業者的空間就相對寬廣。然而,以往獨霸一方的大通、大揚,乃至於旗下分析師出走自立門戶的嘉德、運達、宏定旺等,仍然固守電子股的選股路線,雖然在大行情之下沒有讓會員嚴重失血,但也因為缺乏飆股代表作,在競爭之下相對遜色。反觀以主力作手為主體的總統、日月等投顧業者,以往即習慣操作傳統產業族群,在這一波傳產股行情當中表現頗佳,聲勢快速提升當中,已逐漸有威脅大通的氣勢。投顧業的空間寬廣,群雄於是摩拳擦掌,除了總統、日月聲勢高漲外,天魁、漫舞、林鐘翔等近期則積極收編市場上的分析師茁壯勢力,不過幾次喊盤都被人質疑是以出貨為目的,因此近期會員跟進力量反而轉趨弱。漫舞本身在南部尚有一片天,但幾次的買高賣低,群眾結構略已動。涂敏峰、卓揚、張震等,在投顧圈的市場風評不佳,除了私德問題之外,並不時傳出經常與短線小主力配合的說法,犧牲會員而分取一些蠅頭小利。

八、眾分析師摩拳擦掌,台上台下仍待檢驗

當然也有趁著此際快速竄紅的分析師,許書豪、陳文圖等近期會員收入都晉升千萬水準。此外,包括張清華、黃國強、李鈺嘉、梁輝鴻等,會員數也都有相當的成長,不過,才剛竄起,市場就傳出該等分析師不愛惜羽毛的傳言,認同度是不是略受影響還須觀察。

黃國強是後起分析師當中少數有獨當一面能力的,但先前操作的幾檔個股還在套牢當中,黃國強的後市並非無虞。萬寶的朱成志雖然形象不錯,但在這一波行情當中未能有效搶佔市場,主要還是受到膽小的個性影響,接到公司派主動上門的個案,為了形象的維持,遂將案子轉包給其他的分析師,逐漸與市場脫勾,只能繼續在雜誌和非凡電台當中發表金庸武俠的那一套論調。趙錢孫林美玲和她的姐姐林美雪、弟第林明德,先前在中環一役元氣傷,至今尚未回神。陳建宏原本受到監管不能上台演講,好不容易解禁之後,但因先前報錯明牌,在一次演講會場中被會員打到當場吐血,自此不敢再漏臉公開演講,影響範圍再度受限,而他最近的操作仍然並不十分順遂。林建煌脫離大通自創嘉德投顧,一度擠身千萬名師,不過犯了大通一派的老毛病,選股仍然保守而逐漸脫離市場主流。整體來看~現階段的台股市場中,當以主力色彩較濃的總統、日月等投顧業者最能掌握也最有發揮空間但~就像我們之前說的,市場發展的過程,永遠是主力、法人循環主導,各派群雄趁勢竄起,下一個風水輪轉,究竟會轉到哪一方?這是你我在投身市場之餘,偶爾也該抽出身來從超然的角度關心一下!

(繼續閱讀...)

股市惡棍橫行 散戶反坑殺手冊

名嘴‧謊言 炒股黑幕

因炒股入獄的股市聞人「古董張」張世傑,出獄後大動作爆料,揭發過去收買分析師、在電視上配合坑殺股民的醜聞,也讓一向隱晦的炒股黑幕攤在陽光下。股市作手到底如何坑殺散戶?投資大眾在股市叢林中,應該如何求生自保?財金、檢調等相關單位又該如何有所作為?

股市像是一座叢林,裡頭布滿各種凶猛野獸,虎視眈眈。而投資人就像一隻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猛獸吞噬。事實上,「古董張」揭發的股市坑殺小散戶戲碼,幾乎天天在台灣上演!

一位曾是股市名嘴、巔峰時月入上億元,目前已退休的一線投顧老師指出,「古董張」當然另有圖謀,但他揭露的黑幕也有相當的可信度。不過他悲觀的表示,股市中這些炒作、詐欺、坑殺的情況永遠都存在,過去到現在都有,未來也不會消失;而且會不會被騙,與教育程度無關,博士也可能被耍得團團轉,關鍵原因在貪婪與無知。這些人因為不懂股票,但又希望今天買了股票明天就漲停,無知加上貪婪,注定要成為不肖的第四台老師等的坑殺對象。

儘管多年來,被不學無術或心術不正的投顧老師欺騙的投資人不計其數,法律卻苦於無法處罰這些投顧老師的窘態。「因為九九%的散戶會自認倒楣,不會去告這些第四台老師,」這位退休名嘴冷淡地表示。實際上這些投顧、名嘴的行徑,與坊間的詐騙集團一樣,只是把人性的貪婪美化為「投資致富」的口號而已,然後用煽動性的語言麻醉聽眾,最後使其完全喪失風險意識,淪為主力、大股東的出貨工具。

仔細分析坑殺散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共犯結構,這些人各自扮演一定角色,彼此合作無間,小散戶幾乎無所遁逃。

共犯結構/大股東位居核心,主力、金主是幫凶

據這位名師分析,國內股市炒作盛行,而在整體共犯結構中,大股東、主力居於整個「犯罪組織」的最上層,是整個犯行的發動者。其中大股東實際上更是位處核心地位。主力有時會主動挑選標的介入炒作,但一般來說,沒有大股東的默許或配合,根本無法成事。

大股東、主力發動炒股後,常常需要有人幫忙鎖籌碼,在這個階段加進來的可能成員包括業內、中實戶,以及三大法人投信、外資、自營商(其中更以投信基金的鎖單最有名);而如果炒作過程中需要大筆銀彈支援,金主的角色就會出現。

在歷經鎖籌碼、拉抬的過程後,最終當然是要完成出貨目的。所謂「萬般拉抬皆為出貨」,因此鎖籌碼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順利出貨。為了達成出貨目標,通常都需要發布利多,藉由利多吸引散戶跟進,完成出貨的終極目的。而要有效散布利多掩護出貨,此時就需要分析師(一般多是第四台投顧老師)、甚至媒體的配合。

一般來說,出貨當然是套給無知的散戶,不過有時出貨不順,大股東、主力為求順利下車,也會和不肖的投信老闆或基金經理人勾結,由共同基金承接這些籌碼,讓無辜的基金受益人埋單。大老闆、經理人則收取回扣中飽私囊。

一位曾經出書、擅長技術分析的林姓分析師認為,在分為四個層級的炒作網路中,除了位居最底層的散戶投資人之外,其餘的炒股共犯,最惡劣的其實是大股東,也是整個犯行的源頭與發動者。大股東一手錢、一手股票,還可以隨意發布利多、利空消息,甚至能改變遊戲規則(例如提前召開股東常會或召開股東臨時會,達到逼迫空頭認輸回補的目的),大股東和其他市場參與者之間,可以說處於完全不對等的地位。

吃人生意/投顧老師加媒體,散戶屈居最弱勢

前述退休名嘴特別點名,不肖投顧老師、媒體從業人員的惡行最不可原諒,甚至比主力還壞。原因是主力至少還要承擔風險,也必須具備許多操盤技能;但是投顧老師、媒體記者淪為出貨幫凶,只靠一張嘴、一枝筆,做的根本是「無本生意」。

此外,一位前明星基金經理人、目前轉任私募基金操盤手的專家指出,國內不少基金經理人淪為大股東、主力的出貨工具,利用基金鎖單收回扣,早已不是祕密,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例如往年就曾經發生主力「元信唐」因操作第一飯店股票套牢,找上某位基金經理人,但在付出佣金後,經理人卻未依約買進第一店股票,結果主力憤而抖出內情,與更早發生的錩新事件如出一轍。

透過這樣的炒股結構剖析,可以明顯看出,投資大眾處於最弱勢的地位。台灣股市早年堪稱「吃人市場」,這些年來雖已大幅改善,但從「古董張」的爆料內容來看,台股中依然處處是陷阱。散戶有必要了解各種出貨、坑殺的手法,才能在股海中趨吉避凶,避免誤觸地雷。市場中最常見的出貨手法有哪些?

前精業公司協理,目前是股市教育訓練課程名師的高姓分析師指出,市場上常見的拉抬出貨、坑殺散戶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利多出貨/「膨風利多」讓散戶套在最高檔

首先是藉利多出貨。九○%的利多都是題材性利多,最常見的包括營收成長、接到訂單、開發出新產品或新技術、營運出現重大轉機等。主力通常在拉出一段漲幅後,開始釋放利多,吸引市場買盤追價,然後逢高出脫籌碼,讓散戶套死在高檔。

這些利多虛虛實實,投資人有時很難分辨真偽,經典案例是上櫃紡織股松懋。松懋在九十六年元月,發布研發出鎂鋰合金的高階技術,之後短短半年內,股價由二十元以下狂飆至一二二元,但九十六年松懋結算業績,每股仍虧損○‧六九元,是連續第三年出現虧損,而○八年前三季每股也虧損一‧○五元;股價則從一二二元反轉後,最低跌到一○‧九元.

(繼續閱讀...)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3438類比科

3438類比科 買進68元


買進理由:
一、負債比率低:16%
二、手中現金高:股本4億,帳上現金有9億,等於兩個股本。
三、LCD產業09年下半年大好,連帶LCD電源管理IC也會大好,獲利也會大增。
四、外資持股比例不到1%,外資未來回補持股可成為推昇股價的力量。
五、週KD剛黃金交叉,股價站上10、30、60日均線。

操作時間:中長線操作

獲利目標:停損不停利,除非跌破30日均線

停利價位:跌破30日均線

停損價位:60元

所有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僅供研究分析參考用,參考者請自負盈虧。

精實新聞 2009-08-04 18:16:44 記者 黃星善 報導

類比科(3438)總經理劉紹宗於4日指出,由於看好電子書產品的長期發展趨勢,內部也持續投入相關應用產品的佈局,目前已開始出貨給面板主力客戶(指友達(2409)),惟初期銷量仍屬有限,預期這部份自9月以後會逐步擴量,由於電子書市場看來有加速成長的趨勢,該產品Q4可望加速擴量,最快在Q4或明年Q1即可看到應有的基礎規模,惟佔明年營收比重為何則尚難評估。

類比科總經理室副總黃肇南表示,電子書用整合型電源管理單晶片產品(含LED驅動與電源管理功能),不論在產品ASP和毛利率均相對較一般電源IC產品要來得高,因此一旦經濟規模成形,獲利貢獻度也相對較好,而後續內部電子書用各項新規格產品,也仍會持續對面板廠進行送樣認證。

黃肇南指出,在亞馬遜網路書店電子書產品Kindle持續熱銷的情況下,預期其他廠牌電子書產品亦將會陸續推出,並有助於加快全球電子書市場的普及度,類比科選擇積極介入電子書供應鏈,即是希望能順勢趕上這般列車,掌握這塊未來持續擴增的電源IC新商機,且確實看好公司產品在該應用市場的成長性。

至於在LED驅動IC部份,類比科則表示,目前公司該產品主要係供應26吋/32吋TV機種和NB機種之上,初期客戶群先以台灣面板廠為主,看好年底前可望取得更多42吋機種等大尺寸的產品認證。據瞭解,群創(3481)竹南基地也即將切入TV機種的量產,屆時與群創在MT機種合作關係深厚的類比科,也可望切入其TV機種的LED驅動IC供應鏈中。

此外,劉紹宗也表示,由於國內投入LED驅動IC佈局的廠家已有20多家,均積極搶進NB/TV背光源用LED驅動IC市場,而在產品競價壓力日益加大下,內部未來對這塊新的產品佈局還是會以單價暨毛利率較高的整合型電源管理IC(含PWM)為主。

在DSC應用產品部份,類比科則指出,高整合型DSC用產品出貨仍再持續擴增中,預期整體DSC用產品Q3也會跟著消費性電子旺季而呈現逐月成長(DSC產品Q2出貨量共1.8KK、其中6月即佔900K),同時目前已有開發出一些DV領域的新客戶,也將成為其主要成長動能之一。

精實新聞 2009-08-04 17:46:50 記者 黃星善 報導

類比IC廠商類比科(3438)總經理劉紹宗於4日法說會中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可看到Q3季底,從目前接單展望來看,由於客戶端提貨動能持續不弱,預期Q3業績將呈現逐月成長,同時本季營收至少較Q2有兩位數成長,其中7月營收逾8500萬元、且本季月營收可望站上1億元水準,至於毛利率則可守穩在38%。法人則推估,類比科Q3平均月營收將逾9300萬元,本季營收季增率可達25%以上。

類比科總經理室副總黃肇南指出,就目前市況來看,儘管各項應用產品至Q3均會成長,惟預期面板應用產品仍將是Q3最主要的成長動能,其中,尤以電子書(E-book)等高單價應用產品的銷貨成長動能較為突出;此外,在韓國市場的佈局進展上,先前面板用電源IC產品已送交至韓系面板廠認證,預期年底前即可對其開始供貨,而這也是下半年業務拓展的首要重點,屆時可帶來新的銷貨成長動能。

類比科公佈其Q2獲利自結數,其中Q2平均毛利率38.1%,符合原先預期,營業利益率17.7%,單季稅後淨利2946萬元、季增逾1.6倍,每股稅後盈餘0.76元;累計上半年度平均毛利率37.5%,營業利益率11.7%,稅後淨利4065萬元、年減70.4%,每股稅後盈餘1.05元。

劉紹宗表示,Q2 ASP相對穩健、平均毛利率揚升,主要是受到部份新產品的推出所帶動,預期Q3客戶仍會要求ASP調降3%至5%、尚屬合理,這部份降幅公司也會從供應端來取得平穩,故Q3毛利率應可至少維持在38%左右。

就存貨水位來看,劉紹宗表示,由於公司產品是在向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目前仍佔總投片量九成以上)計畫性投單後的2個月可取得貨源,故產品線除在代理商約維持1個月的存貨外,公司本身也會維持1個月左右,目前整體庫存仍屬健康。目前類比科有七成左右的銷貨均靠代理商銷售,本身直接銷售則僅佔三成,在台代理商係以增你強(3028)為主,友尚(2403)則主要負責大陸市場銷售,目前更新增威健(3033)為代理商,同時推動兩岸市場的銷售。

從類比科Q2產銷結構來看,TFT面板仍占85.5%,DSC佔12%,其他類應用佔2.1%,網通和GPS則各佔0.2%,僅DSC增幅相對明顯。若單就TFT面板銷貨應用別而言,MT用產品約佔整體面板用產品出貨量的63%,NB用產品(含小筆電)佔28%,至於TV應用則佔9%,該公司預期Q3銷貨比重將大致相仿,小筆電用產品係以大陸客戶為主,另已對友達(2409)供應11.6吋新NB機種用產品。

就Q2市場區域別而言,類比科大陸地區營收已從Q1的43.7%降至33%,台灣區則在Q2銷貨復甦成長力道相對突出下,其營收比重相對從Q1時的56.3%提升至67%。類比科強調,大陸地區Q2銷貨金額也是維持成長趨勢。

就類比科在各大面板廠的供貨重要性而言,其約佔友達在電源IC提貨量的30%(以NB/MT為主、TV部份僅佔12%),佔群創(3481)的四到五成(全數以MT為主),佔奇美電(3009)則僅佔4%到5%(目前仍以TV機種為主、NB/MT產品已陸續送樣)。




(繼續閱讀...)

2492華新科

2492華新科 買進12.8

買進理由:
一、淨值23元,股價淨值比低。
二、技術線型佳:週KD剛黃金交叉。
三、被動元件族群業績亮麗,有題材。
四、可能轉虧為盈,轉機股。

操作時間:短線操作

獲利目標:30%

停利價位:17元

停損價位:11元

所有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僅供研究分析參考用,參考者請自負盈虧。


(繼續閱讀...)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贏家秘訣:一年只進出股市一次

我有位五年前退休曾服務銀行的朋友,學歷大專並不耀眼,最高職位是經理,估計月薪低於8萬元,但他透露有3億元身價,絕大多數是縱橫股市的成果。

根據我的觀察,我這位朋友為人正派,應該不會參與股票炒作,更不會結交上市公司經理打聽內線消息,操作股票量力而為,不會借錢擴張信用,究竟是如何積上一般上班族望塵莫及的財富呢?

終於他告訴我致富秘訣,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每年只進出股市一次,既然每年只有一次出手機會,自然非常慎重,短線低點引不起他進場意願,唯有中長線買低點才是入市買股票的時機。

本來我以為這位朋友有獨到分析及選股策略,方能正確掌握中長線底部,後來方知他的進場時機就是單純地與市場恐慌心理對作而已。

例如民國77年初蔣經國逝世,股市跌到2千多點,市場多數人恐慌大賣股票,他就進場承接;他也不是買在最低點,通常買了以後股票都還更低的價位,但最後都證明市場賣壓造成股票超跌,即使不是買在最底部,也買到相對低點的超跌價位,後來都是大賺。

他的理論是丟一次銅板猜出正反面的機率是五成,但連續丟5次都猜對的機率有1/32,對比股市進出,一年只要賣一次,贏的機率至少50%,若與市場恐慌心理對作,贏的機率是百分之百;反之短線進出,次數愈頻繁愈容易虧損,這種簡單的道理,讀過或然率的人都懂,必到大學去修高深的微積分。

由此可知,股市贏家不是聰明才智一流者,而是嚴守紀律的人。

至於選股就更簡單,每年買進對象都是績優的權值股,20年前是台塑、南亞,10年前是三商銀,5年前就是台積電、華碩,這種選股的概念等於是買指數,不要小看其威力,台股是大漲大跌的淺碟式市場,每年低點到下一波長線高點,指數漲幅少說有20%的漲幅,換句話說,我這位朋友每一次進場,保守估計投資報酬率至少三成,如此積小勝為大勝,難怪能夠累積3億元身價。

這位朋友致富的經驗,給我們一個啟示,其實不必花太多精神去選明牌,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用盡心思尋找明牌,卻誤中市場拉高出貨陷阱,最後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
再轉貼一篇
投資需要專注,所以一年做一次股票就好,甚至一生只要能掌握幾支好股票,就足以致富了。靠投資已累積幾千萬財富的許啟智,1年只做3檔股票,他喜歡找被誤判的股票,然後等待市場還他公道。事實上,不論多、空市場,每年都有這樣的好股票等著被發掘,這是累積財富的秘技。

找尋好股票的悟力外,培養忍耐的EQ也很重要,雖然近幾年台股走空頭,但是幾乎每一年都可見到市場人氣渙散,但之後股市反彈2000~3000點的機會。20001年美國911事件,去年10月,都是市場充滿悲觀氣氛、融資大減、大盤成交量萎縮持續一段時間、許多股票本益比被打到低點,然後才展開一波行情。

如果夠有耐性,每年等這樣的機會一來,集中火力出手一次,即使空頭市場也賺得到錢。台灣工銀投顧副總經理黃偉杰就觀察到身邊幾位投資高手,忍功一流,每年都在等這樣的投資機會出現,沒有機會就情願做壁上觀。

一年做一次股票,本來就要在對的時機、選對的股票,才能在股價漲高後來個大豐收。對的時機發生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對的股票也往往是被市場遺棄的醜小鴨,所以期間的不安就必須靠耐力、靠信心來度過。

股票交易過程中,不論買進或賣出,都得支付0.1425%的手續費,而賣出後,還要繳交0.3%的證交稅,算一算每進出一次,成本為0.585%。用絕對金額來表達,如果一次買賣股票的數額為10萬元,那麼成本就是585元。

可不要審略了這個看似不高的金額,現在來看看每週進出股市一次侵蝕獲利的程度。以一年52周計,交易成本就是30.42%,意思是,10萬元每週在市場轉一次,一年就得平白繳交給券商及政府3萬元,相對的,要cover這3萬元的成本,你必須有能力每年賺進三成的獲利。現在靜下來想想,每年賺三成,你有這樣的本事嗎?

散戶的特性是追高殺低,造成追高殺低的主要原因是消息面影響,聽到好消息就踴躍買進,聽到壞消息就不計價殺出,這往往就是散戶的宿命. 如何判斷高點與低點,實非我們所能為.但可以做到的就是

a.基本面分析
b.技術面分析
c.籌碼面分析

a.基本面分析 :
由報章雜誌所公佈之消息,多為刻意,只不過是要煽動情緒,提昇買氣,深究之下,有那幾次是公佈利多之後,展開波段行情,大多是波段行情結束前讓散戶飛蛾撲火的好消息,所以不要期待一份15元的報紙會帶給你多大的穫利,畢竟你想要人家的利息,人家還想要你的本金呢?

證交所每月營收資料,每季財務報表,每日新聞,雖說內容或有虛假,矯適,但這是唯一的參考,要不然您就得去上市櫃公司走一趟,親自察看業績狀況.(當然不一定進得去,也看不到,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去認識公司員工,或大門警衛.藉以了解進出貨狀況.但就我所了解,公司員工往往是主力坑殺的第一人選.)林林總總,你只能憑你就所收集到的資料判斷多空.

b.技術面分析 :

因為股價線圖是反應過去,根據過去的資料去預測未來,前人研究了許久,波浪理論,KD,RSI,PHI,AR,BR.....都是根據此等原理.若以KD為主軸,搭配日週月線KD走勢圖,但強烈建議使用月KD,配合均線,波段操做,當月KD底部交叉,以基本面擇優選股,搭配均線集中多頭排列....等多頭的股票,以比較線圖選擇型態優於大盤及其它股票之重點股,買進後不賣出,直到月KD高檔交叉向下為止(月KD至少要有10年,方能準確判斷),出清持股.所以一年可能只有一次買進一次賣出,(技術面+基本面選股不適合短線操作),必需要有一年的恆心與毅力.

C.籌碼面分析

當買進股票後即針對該股票實施籌碼統計,以作短線操做,並了解主力動向.短期籌碼變動會騙人,長期籌碼較難騙.低檔進貨,往往是漫漫等待,每天只看到主力進出卷商只有小量進貨,(當然如何知道那一卷商是主力卷商,需等到波段開始大量買超的卷商,且之前的盤整期進貨最多的卷商即為主力卷商)等到大波段行情開始,主力大幅買超(有可能是從另一卷商買).此時就可看出當出低檔買進的散戶,一家一家小量的賣超,直到賣完為只,此時只要持股續抱,主力賣一點,即跟著賣一點,回檔後,主力買回,跟著買回,成本就不會跟主力差太多.直到主力出貨不補,波段也就即將結束.(此時你會看見當初低檔買進最多的卷商,也開始慢慢出貨,其它一般卷商則會小量進貨),此時大盤月KD高檔交叉向下,個股也好不到那裏去,不能再留戀,果斷出清,(不要貪圖最後誘人的利潤,那是刀口舔血),靜待下一次的月KD交叉.(月KD至少要有10年月線,方能準確判斷),做空亦然.

散戶賺的是血汗錢,每當股市的起落,都會影響內心的情緒,要做多少天的工作才能彌補錯誤的虧損所以斤斤計較一毛兩毛的漲跌,每當大漲,就發生擠兌,快樂的跟朋友說自己的成功經驗,每當大跌,則又眉頭深鎖,怨懟自己,甚而遷怒它人,所以唯有掌握未來趨勢,比別人多用功,每天觀察線型變化,不隨漲跌起舞,方能克敵致勝.

如果自認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買進只是為了賣出賺取價差,葉榮祥建議,認真考慮當個投機客吧!

賺過錢的投資人很多,但賺到錢的投資人很少。《股市作手回憶錄》作者Jesse Livermore曾說:「在華爾街打滾數十年,歷經空頭也歷經多頭,誰能誠實的告訴自己,華爾街沒有欠他錢?」如果隨時買、隨便買都能投資獲利的話,那到底是誰在當慈善家?如果投資是件容易的事,為何許多老手最後無法全身而退,甚至淪為股林笑柄?

擁有15年期貨經驗,曾經因為賺太多,導致地下期貨商拒絕接單,被尊稱為期貨界風清揚的葉榮祥,最常用「華爾街的一端是河流,另一端是墓園。」這震懾人心的一句話,告誡他的學生。因為輕忽市場、糊裡糊塗,以為可以任意在股市或期指淘金的人,最後不是掉進河裡,就是躺進墓園,舉世皆然。

■先確定要當投資者?還是投機客

15年前,葉榮祥初入地下期貨市場,就虧了數百萬元,將近三分之二的財產,讓他警覺到,要成為贏家其實並不容易。事實上,不論操作股票、期指或選擇權,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先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進場到底是要投資?還是投機?

投資與投機的心態不同,各有其必備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巧,但大部分投資人,實際上在投機,卻誤以為自己是在投資,定位錯誤,是賠錢的最大主因。因此葉榮祥體悟到兩大關鍵觀念,決定你是最後的輸家或贏家。

觀念1:當投資者,必需真正研究產業與公司

過去多頭行情時,一般投資的觀念是「股票要長期擁有,不要換來換去。」但大家不妨捫心自問,真的有下功夫去研究該公司的產業趨勢與經營狀況嗎?葉榮祥認為:「真正的投資,應該要學巴菲特,買一張股票就像你要買整個公司一樣審慎的研究,所以巴菲特才會說,股票市場對我而言根本不存在。」

假想一下,如果你準備花巨款去購買智冠,成為即將上任的新老闆,你會不去了解一下智冠的獲利狀況?不去關心應收帳款收不收的回來?公司的固定資產還有沒有效益?擁有技術的員工會不會跳槽?有什麼新遊戲即將問世?線上遊戲何時會飽和或被淘汰?……最重要的問題是,到底撿到便宜了沒?為什麼以前的老闆願意出售?

當你鉅細靡遺檢視並買進後,可別置之不理等著發財,每月、每季、每年公布的財報數字,都要詳細分析,觀察是否出現異常情形。還要持續追蹤當初買進的理由,是否發生變化?上述這些研究動作,確實繁複,但卻是成功投資人應具備的基本功。如果散戶還停留在長期持有=長期投資的錯誤觀念,其實與射飛鏢買股票、矇著眼睛碰運氣有何差別?

如果自認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買進只是為了賣出賺取價差,葉榮祥建議,認真考慮當個投機客吧!

觀念2:當投機者,技術分析只是基本功

對一個投機者而言,進出時機與基本面關聯並不大。一段行情可能一、兩個星期就結束,但基本面在兩個星期內卻不會有太大變化。還記得1999年921大地震、前年911美國恐怖攻擊事件,以及今年的美伊戰爭、SARS事件嗎?哪次天災人禍經濟學家不是都分析出對景氣有莫大的傷害,可是卻往往成為股市大漲的關鍵契機。所以投機操作必須放下投資那一套,以免預設立場。

學會技術指標就能當一名成功的投機者嗎?《漫步華爾街》一書中有個經典的答案:「技術指標一定是錯的,因為過去不等同未來;就算技術指標原本是對的,也因為大家都使用,它就會變成錯的,畢竟在金融操作裡,多數是錯的。」

技術指標的學習是最基本的基本功,如何分析與運用才是重點。若是光憑「KD出現黃金交叉就是買進訊號」、「新低量後必有新低價」、拿起圖形,隨便數波浪理論等等,就能掌握多空玄機,那為何大部分投資人都是輸家。

■經驗才能解讀指標訊息

例如今年1月24日大盤從5141點開始起跌,至4月28日4044點止跌起漲以來,一共出現4次日線9KD低檔黃金交叉,如果忽略當時周KD仍在死亡交叉中的訊號就買進股票,自然受傷慘重。當然,要搶反彈還是可以,但要提醒自己那只是投機搶反彈,有賺就要跑,不能奢望太多。

葉榮祥也坦誠,儘管已有多年經驗,但他還是會經常看錯,常常都在迅速認賠停損,但贏家並非追求每次都贏,能讓自己「賺多賠少」的,才是真正贏家。

對於股市新手,葉榮祥建議的第一課,就是在「不賠錢」的情況下,儘可能累積經驗。技術分析的範疇甚廣,要過濾掉不實用的,自己摸索起碼要10年,若有好的老師指引,再加上三年實戰經驗,才有機會當一名有勝算的投機客。

我認識ㄉ這位...
當兵簽志願役...
退伍後身價50萬(7年前)......
我3年前認識他時身價500萬...
2000-2001年操作成霖...
均價約35....賣出約50...獲利4成..(這是他操作最差ㄉ一年)...
2001-2002年操作福聚...
均價約15....賣出約27...
最後一次跟他連絡時...
身價超過千萬....

他每次布局3--6個月...
我想這種成功是比較容易複製ㄉ...
但幾人有這種耐心嗎???

每天盤勢的漲跌其實就是在考驗人性,你若跟著每天盤勢的漲跌而去猜測短期的發展趨勢忽多忽空的操作,或是短期進進出出的操作,而是不用心去思考長期的趨勢是什麼

那你就是被盤所控而不是在控盤了

喜愛短線進出的人,我想你的觀念要改變,否則未來在股市裡一樣永遠是輸家

要在股市長久獲利,"時間"跟"等待"佔了90%因子,若在股市裡的年齡超過2年或更久,你會了解我話裡的含意


(繼續閱讀...)

威廉•歐尼爾選股七法

威廉·歐尼爾的股市生涯開始於1958年。他當時擔任海登.史東公司的證券經紀商,而他日後的投資策略就是在這時期成型的。歐尼爾從事交易一開始便相當成功。從1962到1963年間,他以多空交替的操作手法,將自己5000美元的資本成長到20萬美元。 1964年,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買下一個席位,並成立一家證券公司--歐尼爾公司。目前是全球600位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顧問。在1983年創辦《投資者財經日報》,該報成長迅速,是《華爾街日報》的主要競爭對手。


一.C-A-N S-L-I-M 選股七法

威廉·歐尼爾1988年以其30年來研究股市的心得和經營共同基金的實證經驗,著有一書,他將他的選股藝術淬煉出C-A-N S-L-I-M的選股模式,這個選股模式可以成為你最簡單的分析手段。我們 現在來看看這七個字母分別代表什麼。

C=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s per share最近一個季度報表顯示的盈利

大黑馬的特徵,就是盈餘有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最近一季。最好的情況,就是每股收益能夠加速增長。但若是去年同季獲利能力很低,例如每股收益去年僅1分,今年5分,就不能包括在內。當季每股收益成長率8%或10%是不夠的,至少應在20%-50%或更高,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當季收益高速增長,應當排除非經常性的收益,比如靠出售資產取得的巨額收益。

A=Annual earning increases每年度每股盈利的增長幅度

值得你買的好股票,應在過去的4-5年間,每股收益年度復合成長率達25%至50%,甚至100%以上。據統計,所有飆昇股票在啟動時的每股收益年度復合成長率平均為24%,中間值則是21%。

一支好股票必須是年度每股收益成長與最近幾季每股收益同步成長。

N=New products,New management,New highs新產品、新管理方法、股價創新高

公司展現新氣像,是股價大漲的前兆。它可能是一項促成營業收入增加及盈餘加速成長的重要新商品或服務;或是過去數年裡,公司最高管理階層換上新血液;或者發生一些和公司本身產業有關的事件。1953年至1993年美國股市能夠大漲的股票超過95%出現這種情況。

大多數人都不敢買創出新高的股票,反而逢低搶進越跌越多的股票。據研究,在以前數次股市的行情循環裡,創新高的股票更易於再創出高價。買進股票的最佳時機是在股票突破盤整期之初,但千萬不要等到股價已漲逾突破價5-10%後,才蹣跚進場。股價走勢若能在盤整區中轉強,向上接近或穿越整理上限,則更值得投資。

買入一支多數投資者起先都覺得有些貴的股票,然後等待股票漲到讓那些投資人都想買這支股票的時候,再賣出股票。

S=Supply and demand該股票成交量大小,市值以及交易量的情況

通常股本較小的股票較具股價表現潛力。一般而言,股本小的股票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情況會比較激烈,傾向於暴漲暴跌,但是,最具潛力的股票通常在這些中小型成長股上。過去40年,對所有飆昇股的研究顯示,95%公司的盈餘成長及股價表現,最高峰均出現在實收股份少於2500萬股的公司中,成交股本越少越好,易於被人操縱,顯然易於漲昇。

L=Leader or laggard該股票在行業中的地位,是否是行業龍頭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傾向於買自己喜歡並熟悉的那些股票。但是,你的愛股通常未必是當時市場最活躍的領漲股,若只因你的習慣而投資這些股票,恐怕只好看他們慢牛拖步。要成為股市的贏家的法則是:不買落後股,不買同情股,全心全意抓住領漲股。在你採用這項原則之前,要先確認股票是在一個橫向底部形態,而且股價向上突破後上昇尚未超過5-10%,這樣,可以避免追進一支漲得過高的股票。

領漲股的相對強弱度指數RSI一般不小於70,在1953年至1993年間,每年股價表現最好的500只美國上市股票,在真正大漲之時的平均RSI為87。股市中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是永恆的規律,一旦大盤跌勢結束,最先反彈回昇創新高的股票,幾乎肯定是領漲股。 所以,不買則已,要買就買領漲股。

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該股票有無有力的主力,機構大股東

股票需求必須擴大到相當程度,才能剌激股票供給需求,而最大的股票需求來自大投資機構。但是,一支股票若是贏得太多的投資機構的關照,將會出現大投資機構爭相搶進、買過頭的現像,一旦公司或大盤出現這種情況,屆時競相賣出的壓力是十分可怕的。

知道有多少大投資機構買進某一支股票並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去了解操作水準較佳的大投資機構的持股內容,適於投資者買進的股票,應是最近操作業績良好的數家大投資機構所認同的股票。

M=Market direction大盤走勢如何,如何來判斷大盤方向

你可以找出一群符合前6項選股模式的股票,但一旦看錯大盤,這些股票約有七八成將隨勢沉落,慘賠出場。所以,必須有一套簡易而有效的方法來判斷大盤處於多頭行情或是空頭行情。
市場上能夠符合上述原則的股票僅在少數,而這些股票之中也只有2%的股票成為飆昇股,但有的昇幅能超過一倍,足以彌補由於選股不當造成的損失。投資者所要做到的是,買進選中的股票,訂下你準備停損的價位(一般而言,在購進成本以下7%至8%絕對是停損的底線)。

二.歐尼爾訪談錄問:傑西.利物姆有句名言:在這個市場只有兩種情緒:希望與恐懼。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歐尼爾:當股價下跌,投資者套牢虧錢的時候,他們希望股價能夠回昇。但實際上他們應該真正恐懼的是他即將虧錢。這時,他們應該迅速做出反映,停損出局。當股價上漲,投資者小有盈利的時候,他們又擔心盈利會被抹平,所以投資者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落袋為安。但實際上,股價上漲是強勢的表現。

問:在選股的時候,你從基本面分析著手還是從技術面分析著手?

歐尼爾: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是......不是"的問題,與其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面思考問題,還不如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在市場中的實際表現。
了解公司基本面情況是購買這家公司股票之前必須做的一件事。因為公司的情況決定了股票的質地。這也就是區分"良","莠"的關鍵。

問:那在分析公司基本面情況時,什麼是最重要的?

歐尼爾:我們認為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買那種盈利能力在不斷上昇的公司。根據對多年來漲幅居前的個股的研究,我們發現其中3/4的個股在股價大幅度飆昇的前三年時間,其每股收益以至少30%的速度遞增。這是我遵循的一條選股原則,極少例外。

問:但對於那些沒有三年盈利紀錄的公司,你怎麼辦?

歐尼爾:對於剛剛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和上市不久的公司,他們或許沒有連續三年盈利紀錄。在這種情況下, 我就會考察公司最近6個月來的盈利狀況,並與上年同期進行比較。如果該公司的盈利有顯著的增長,如50%-100%,我也會列入選股範圍。

問:其他基本面因素重要嗎?

歐尼爾:我喜歡選擇那些行業中銷售和盈利,凈資產收益率增長最快的公司。如果該公司還有新產品或新服務推出,那就更好。投資者應該知道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是幹什麼的,生產什麼或者提供什麼服務。當然,如果該股票有一些比較強有力的機構支持者那就更好。業績良好的機構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前,都會做詳盡的基本面分析。

問:分析技術面的因素與分析基本面的因素有哪些不同?

歐尼爾:分析技術面,就是研究股票在市場中的走勢,通常利用圖線來做這方面的研究分析。一般來講,股價走勢和成交量變化是最重要的的指標,因為這兩個因素體現了該股票的市場供求關係。通過研究圖線,你可以看出該股票目前的走勢是否出現異常,從而選擇恰當的買賣點。

問:為什麼要同時分析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因素?

歐尼爾:因為量價走勢圖上的異常變化常常能夠提醒人們,該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可能起了變化。每天成交量能夠說明該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成交量急劇放大或萎縮,常常是股價走高或者下跌的前兆。因為,成交量的變化往往是由大機構吸納或者出貨的行為造成的。大多數職業分析師在分析個股的時候都會把基本面情況和表現技術面的量價走勢圖結合起來。

問:那你怎麼找到那些能賺大錢的股票?

歐尼爾:我們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通常,這些股票在上漲200%-1000%之前,幾乎都表現出銷售額,利潤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幅度上昇。這種上昇表現為當前一個季度的各項指標相對於上年同期和上一個季度同類指標的增長。

問:除了季度報告中顯示的季度銷售額和利潤指標,還有其他基本面因素應該加以關心嗎?

歐尼爾:投資者還應該關心年度盈利增長情況---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長期的指標。

問:你常說要買入那些處於龍頭行業的股票,這是因為什麼原因?

歐尼爾:首先,類股的概念往往比行業來的寬泛。比如,我們常說的消費類股,實際上就包括零售,汽車以及家用設備等行業。從1953年開始,美國股市中那些漲幅居前的個股往往都屬於某個在市場中表現強勢的行業或者類股。

問:市場題材在你選股時有什麼作用?

歐尼爾:一旦你發現一支股票各項指標(如銷售額,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均符合選股標準,並且技術面也比較看好,那麼你就要觀察一下該公司所屬的行業目前在市場中的整體表現如何。只有綜合這些因素,才能發現比較理想的投資對象。

問:你常常強調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的技術面情況來選股,那麼你在選股的時候是否就不看大盤?是否只要股票好,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買進?

歐尼爾:不是的。我們常說大盤漲了或跌了,實際上是說指示大盤的指標,如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指數或者是納斯達克指數漲了或者跌了。我們之所以要密切關心大盤走勢,是因為當大盤做頭,深幅壓回的時候,有3/4的股票,無論其基本面或者技術面情況如何,一樣會跟著下跌。

三.投資人常犯的十八種錯誤
一. 大部分投資人連股市投資的大門都沒通過,因為他們沒訂定一套選股標準。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如何選擇好股,結果卻選擇了一些表現平平的股票。

二. 在股價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是一項相當嚴重的錯誤。買一支股價遠比前幾個月水準低的股票,看來是撿到便宜貨,然而這種作法卻可能遭到重大損失。

三. 追低買進也是一項嚴重錯誤。

四. 大部分投資人都傾向於買進低價格的股票。他們認為,用同樣的錢與其買50股較昂貴的股票,不如買100股或1000股較便宜的股票。事實上,你應該購買價格較高,公司營運狀況較佳的股票。你所應該注意的,不在於你可以買多少股票,而在於你能投資多少錢,以及這筆錢所能買到的最好商品。

五. 投資人初入股市時,希望大賺一筆。他們急功好利,因此疏忽了基本準備工作,而且也沒有耐心學習必要的技巧。

六. 大部分投資人靠耳語,謠言,故事以及一些業餘人士的建議投資股票。換句話說,他們等於是把自己的血汗錢交給別人投資,而不願意費神確定自己真正要投資的是什麼。他們寧願相信別人的耳語,也不願相信自己的決定。

七. 部分投資人買進股票,是因為看中該股的股利以及其較低的本益比。然而股利的重要性遠不如每股盈餘。事實上,公司所支付的股利越高,其經營體質就越弱,因為該公司必須以高利的貸款來彌補股利發放後所損失的內部資金。此外,投資人可能會由於股價下跌,而在一、兩天之內就將股利賠光。

至於本益比偏低,可能是由於該公司營運狀況不理想所致。

八. 許多投資人傾向於購買上市公司名稱較為熟悉的股票。即使你曾經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也不表示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值得投資。有些上市公司的名稱你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然而你只要稍加研究,就會對這些公司印像深刻。

九. 大部分投資人無法分辨投資資訊品質的優劣,因此把朋友,經紀商以及投資顧問視為其投資建議的可靠來源,殊不知這些來源可能正是導致其虧損的罪魁禍首。傑出的投資顧問與經紀商就如同傑出的醫生、律師、棒球選手一樣,百中選一。

十. 有98%的投資人不敢在股價創新高時買進股票,因為他們擔心已經漲得過高。然而依靠個人感覺所做的判斷絕不會比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準確。

十一. 大部分業餘投資人在遭遇虧損時,都無法及時拋出持股,將虧損降到最低,卻寧願固執地等待股價回昇,結果反而使虧損一直擴大到難以彌補的地步。

十二. 大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只要股價稍有上揚,便迫不及待地獲利了結,然而卻緊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這樣的投資方法正好與正確的方法完全相反。

十三. 大部分投資人過分擔心證交稅與佣金,反而忽略了投資股票的最終目的是賺取利潤。有些投資人甚至由於過分擔心證交稅,結果錯失許多賺取利潤的機會。

十四. 許多投資人都把買賣期權(options)視為發財的捷徑,然而他們在購買期權時,卻只注意短期,低價的期權,殊不知這種短期期權的風險遠大於長期的期權。

十五. 大部分投資新手在下單時都會採取限價買進或賣出的方法,很少使用市價掛進或掛出的方法。然而限價下單的方式很容易讓你錯失股價上揚的列車,或及早拋出以降低虧損的機會。

十六. 有些投資人經常難以作出買進或賣出的決定。事實上,他們之所以如此猶豫不決,是在於他們無法確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他們沒有投資計畫,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投資方法,因此對於自己的決定沒有把握。

十七. 大部分投資人都無法以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股市。他們總會挑選自己心理上較為喜歡的股票,並一心希望這些股票會使他們獲利,而忽略了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

十八. 投資大眾經常會受困於一些不十分重要的事,而影響其投資決策,例如股利,上市公司的某項新聲明,以及經紀商和一般投資顧問公司的意見。
(繼續閱讀...)